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和单位缴纳的主要有以下区别:


缴纳险种

  • 灵活就业人员:一般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少部分地区可参加失业保险。
  • 单位职工:参加的是 “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缴费基数

  •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在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范围内选择,如 40%-100%,也有部分地区是 60%-300%。
  • 单位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 60% 的按 60% 计算,高于 300% 的按 300% 计算。

    缴费比例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 20%;医疗保险各地不同,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如 4.2% 或 8% 等。
  • 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公司承担 16%,个人承担 8%;医疗保险公司承担 8%-10%,个人承担 2% 左右。

    缴费主体与负担方式

  • 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全额承担所有费用。
  • 单位职工: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单位承担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

    缴纳方式与时间

  •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前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缴纳时间较为灵活,可以选择按月、按季或按年缴纳,但一般不能跨年缴纳。
  • 单位职工:由公司人事统一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费用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必须按月按时足额缴纳。

    退休年龄

      一般来说,单位女职工退休年龄相对灵活就业女性可能会早一些,通常单位女工人是 50 周岁,女干部是 55 周岁,而灵活就业女性大多是 55 周岁。不过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以后,两者之间的退休年龄差距将逐渐缩小。


      在住房公积金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和单位职工也存在一些区别:


       缴存主体与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只能汇缴当月住房公积金,不能补缴,且一般通过绑定银行卡的 “自动托收” 或 “手动托收” 方式汇缴;单位职工由单位统一缴存,可补缴。


  • 缴存比例: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比例不低于 10%,不高于 24%,应为 2% 的整数倍;单位及职工缴存比例下限一般为 5%,上限为 12%,同一单位应执行同一缴存比例,且单位和职工的缴存比例应一致。
  • 提取与贷款:灵活就业人员提取一般更自由,如部分地区规定没有未结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随时无条件部分提取或销户全额提取;贷款方面,部分地区会考虑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存金额相对灵活的特点,在认定可贷金额和月还款能力时有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