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6.7%。2016年,南宁市纳入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七年来,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65家,位居广西首位。率先在全区成立“中医医疗养老联合体”,探索“公立医院与政府合作共建,打造集团式医养结合品牌项目”新模式,扶持民办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等,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能有护”的良好局面。


  梁锦,原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的护士,四年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集团采用“公建公营”的模式,托管了辖区内多家福利院、养老服务中心,以及乡镇敬老院。梁锦与其余六名同事来到大塘,构建起大塘养老服务中心的核心医疗力量。


  大塘养老服务中心 梁锦(左)与同事给入院老人问诊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塘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梁锦说:“其实我们刚来的时候是没有人进来的,这里都是一个空荡荡的养老机构,我们是以点带面的形式,首先接收了几名特困的人员之后,我们是建了一个家属群,同时把所有老人每天的活动,做了什么训练,做了什么护理,做了什么治疗等等,我们都会通过图片的形式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家属一一告知,那么家属的话就会觉得非常认可。”

  据了解,大塘养老服务中心自2019年揭牌运营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驻医护45人,实行7×24小时医师、护士、护理员三级值班制度,助力南宁市医养结合项目的发展需求。同时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医护巡诊团队,对良庆区805名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进行常态化医护巡诊,对特困老人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需要治疗的送医送药到身边,需要住院的及时上转总院住院,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提供“三优先”服务,顺畅“医”“养”模式,确保特困人员生病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护团队日常上门巡诊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中心服务质量及长者适居条件,梁锦和工作人员组织院内老人一起,先后栽植各种树木及花带,美化园艺长廊,为长者提供愉悦身心的休闲活动庭院景观。丰富的文娱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保持愉悦的心情,还能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梁锦和老人一起摘果


  


  服务中心举办周年庆活动


  


  瑞生养老院,南宁市首家 “透析”+“养老”的医养结合机构。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下发相关文件,在全国放开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而根据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统计,南宁市目前约有透析病人7800人,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递增。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透析龄逐渐延长,患者老龄化现象明显。“专病专养”的医养结合机构,解决了不少血透患者长期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的奔波劳苦。


  医护人员给老人做血透前的准备工作


  有了规律又充分的透析,加之医护人员的实时照料,在这里,不少尿毒症患者都出现了明显好转。


  患者王奶奶说:“我以前都走不得,下床就要轮椅推到床面前来,在这里住了十多天,腿脚它能走几步了,儿子都高兴得不得了,马上给他四川几个姐姐打电话,说妈能走了。”


  此外,根据2017年《南宁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实施方案》,所有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需开设老年病科,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在瑞生养老院里,老人不仅能得到 “透析”+“养老”的全方位照料,还有医生免费上门义诊。


  南宁市福利中医院给瑞生养老院老人做义诊


  如今,南宁市的医联体建设日趋多元化,集医、康、养、护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正在逐渐完善。下一步南宁市将持续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示范机构创建工作,并发挥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推动全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争取实现全市养老机构“养”中有“医”全覆盖。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收看广西卫视8月24日周四21:20播出的《我们的新征程》。

  关注“良庆发布”视频号


  来 源 | 我们的新征程、南宁广播电视台


  编 辑丨姚佳杏


  责 编 | 姚凯晰


  编 审 | 谭 毅


  出 品丨良庆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lqqrmt@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