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参尽参
记者 谢广勇
今年以来,阳谷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富民强县“七七工程”目标任务,立足人社部门职能,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和奋勇争先的劲头在比学赶超中砥砺奋进,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和唯旗是夺的思维在千帆竞发中书写优秀人社答卷。9月1日,阳谷县政府新闻办召开富民强县“七七工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传光介绍了有关情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落实落细稳就业、保就业举措,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阳谷县城镇新增就业365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93人,困难人员就业322人,均超时序完成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目前在岗人员4085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人口567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显著。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开设培训53个班期,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721人,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做大做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45万,直接扶持自主创业312人,支持3家小微企业扩大生产,带动就业748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持续增强。为116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60余万元,稳定工作岗位5200余个,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红利得到持续释放。
聚焦个体工商户、农民工、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深入实施扩面参保计划,截至目前,阳谷县企业、机关、城乡累计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人数分别达6.46万、2.76万、44.83万,参保总数人54.0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参尽参。不断完善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机制,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加快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新业态用工保障切实加强。同步调整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全县近1.9万名企业离退休职工人均增资131元;80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增资174元,广大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严格落实社保缓缴政策,14家企业缓交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431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助力了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人才工程和平台载体建设,山东农信种业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填补了阳谷县在该领域平台建设的空白;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度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该公司邱远鹏被评为齐鲁首席技师,葛哲令被推荐参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已进入最后综合论证环节;推荐华泰化工有限公司黄现强博士后团队参加聊城市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喜获全市二等奖。广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深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新型学徒制培训,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1人,有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大力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半年聚集青年人才578人、海外留学人员6人、研究生42人;为县属企事业单位招引研究生以上优秀青年人才88人,为教体、卫健系统招才引智584人,招录工作正有序推进。近日,阳谷县成功入选“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人才集聚“磁场效应”进一步增强。
面对复杂多元的劳动关系,阳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沉着应对,着力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先后开设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500余人,4人分获省级金银铜牌劳动关系协调员。联合住建部门合力推进电子劳动合同扩面、提质、增效,23家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3758份,位居全市第二位。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检查在建工地61场次,涉及农民工3.61万人,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欠薪风险隐患;及时受理并妥善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25件,上级交办欠薪线索139条,为417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370余万元。最大限度将争议案件终结在调解仲裁阶段,今年以来,累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1件,其中立案145件、调解126件,累计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02.39万元,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人社”维权服务模式入选全省“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