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亿农民工,绝大多数都无养老保险,他们的老年生活如何保障
我国农民工有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753万人,占我国总人口1/5左右,这接近3亿人里,绝大多数都没有养老保险。
中国向来素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而撑起这个称号的主力军就是农民工,哪里有脏活累活哪里就有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功不可没,然而,就是这些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几乎都没有购买社保,这无疑为他们未来的养老生活埋下巨大隐患,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大,这些对中国发展有大功劳的农民工的老年生活应该如何保障?
中国的3亿农民工,明明也在努力上班,为什么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购买社保?这会造成什么影响?
用人单位规避责任
有些用人单位故意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保的责任,首先,他们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如果为农民工缴纳社保,意味着用人单位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一些企业试图通过逃避社保缴费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
其次,一些用人单位追求短期利益至上的原则,他们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他们认为不缴纳社保能在短期内节省资金,却未考虑企业的形象与员工的利益。
最后,一方面是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他们缺乏对劳动法的基本了解,还践行着“我的公司我做主”那一套,殊不知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出台过劳动法的,里面明文规定用人单位需为职工购买城镇职工社保,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就是知法犯法,他们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逃避缴纳社保不会被发现和追责。
农民工自身问题
首先,由于农民工的群体独特性,他们的就业状况很不稳定,他们的工作往往具有临时性、季节性和流动性强的特点,频繁更换工作地点和工作类型,导致难以在一个固定单位连续缴纳社保。
其次,他们对缴纳社保的意识很淡薄,他们中有部分人缺乏对社保重要性的了解,不重视社保能为其未来生活提供的保障,反而更关注当下的现金收入,忽视未来的长期保障,缺乏对自身老年生活的长远规划。
最后,农民工本是一个低收入人群,如果扣除个人缴纳的那部分社保后,到手的工资可能难以满足当前的生活需求和家庭支出,为了维持眼前的生计,不得不选择放弃购买社保。
制度方面的问题
相关单位缺乏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机制,同时对违反劳动法的用人单位的处罚不严、不狠,导致用人单位始终心存侥幸,刻意逃避对农民工缴纳社保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犯罪成本太低,法律不惧威慑性。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不同地区的社保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衔接机制不够完善,同时现有社保制度在缴费方式、缴费期限等方面规定较为固定,导致难以适应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的特点。
从长远来看
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解决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这一群体的福祉,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劳动者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也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一种鼓舞,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写在最后
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拿养老金来说,有的一个月能拿上万,有的却一分没有,这无疑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体现,而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他们更是普遍缺乏社会保障,ZF只有积极解决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才能有效减少社会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能为大部分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减少负担。
那么,对于绝大部分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的问题,你怎么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