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发布,使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对于缴纳社保的事情望而却步,所以在2月22号的人社部会议上,副部长李忠强调不能因为劳动关系不明确、工作方式灵活、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出现参不起、不愿参、不便捷等实际困难,要让其成为社会权益保障的重点对象,对此现象要积极研究对策,完善各项举措。那么灵活就业人员都包括哪些人群,为什么国家会有这样的号召呢?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包含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即无固定工作模式,或无固定收入来源的人群,目前在我国,据2024年不完全数据统计,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21亿人了,占我国劳动力人将近口三分之一,所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是急切的,也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那么今年又有什么新举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此问题,人社部李忠提出两个方案,一是降低门槛,二是给予参保补贴,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1、降低门槛:这里是说要降低参保缴费比例,现在养老保险主要就是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职工养老保险也分有2种类型,一个是在企业参保,一个是灵活就业身份参保,企业职工参保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费用的,其中个人只需要按8%缴费即可,企业按照16%缴费,但灵活就业人员是需要按照20%比例缴费,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国家统筹账户,相比较下,两者缴费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辽宁地区,2025年同样按照最低档缴费,有企业参保的职工只需缴纳341.84元,而灵活就业人员则需要缴费854.6元。如果继续按照20%的缴费比例,那么再加上每年都会增长的工资水平,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经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所以第一步,先降低缴费门槛,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的首要期望,比例降低后,缴费金额自然能缓解很多;


  2、给予参保补贴:目前小编了解到的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补贴是“4050”政策,以及今年新出台的大龄失业政策,但大龄失业政策是针对有单位的人员,在领取失业金的时候可以享受到的一个福利,那么4050补贴政策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的,很多城市在2024年就取消这项补贴了,相当于现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保险的,是几乎没有补贴政策,完全靠个人支付。那么如何能直接给予补贴,同样是灵活就业人员所期望的,并且期望补贴政策可以直接申请,或流程标准能简化,能实际的真正的做到给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减负。


  以上,我们了解到目前人社部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调整方向,并且是小编认为最直接有效的两种手段,是关系到我们真金白银的实际利益的,尤其延迟退休后,很多灵活就业人员的最低缴费年限也会同步增长,更多人选择转交城乡居民保险,但城乡居民保险的养老待遇相对较低,又无法满足退休的养老生活,很多灵活就业人员进入了两难阶段。今年社保政策已经开始有了些变化,比如取消了户籍限制,像天津、杭州、上海等地,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的户籍限制,可根据办理流程进行养老保险参保,进行自主缴费。小编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头,更希望国家能尽快落实这两项利好的举措,为灵活就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