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银行参与养老金融主要模式


  1、养老金融:战略地位凸显与重要性提升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金融重要性日益凸显,商业银行作为养老金融实现的重要载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布局养老金融相关业务板块,并将其提升至公司战略的高度。


  在银行业践行养老金融的过程中,国有大行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养老金融服务,布局养老产业,区域银行也依托当地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开展多种养老金融实践探索,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多举措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2 、渠道端:适老化服务改革与创新


  针对养老金融服务,银行在渠道端适老化改造起步早,也是三类业务中实践较多且较为完善的,由于整体改造难度实施较低,且可复制性较强,各家银行措施大致相同。


  从内容来看,分为线下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和线上APP以及智能机具的升级改革两部分,具体实践包括对于网点设施的改造、服务流程更方便老年客户、适老化工具的提供以及线上app的升级改革。


  3、 负债端:养老金金融服务完善与优化


  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规模显著领先同业,据人社部数据,2024年Q3,工行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规模为1334万户,占我国全部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41%,在众多金融机构中具有绝对规模优势。


  工行优势地位一方面源于其庞大的客户规模,企业年金业务奠定夯实的客户基础,另一方面也与工行不断完善其年金方案密不可分,据公司官网,工商银行推出了“工银如意养老1号”“工银如意养老2号”“工银如意养老3 号”等企业年金集合计划,通过专业的托管业务和较强的服务能力切实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通过年金方案的不断优化,工行提升了在养老金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员工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为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建行依托“健养安”品牌,提供全方面的养老产品,构建养老产品体系。建行整合公司金融、个人金融、资金资管三大板块服务和资源,用好多牌照优势,不断丰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实现“养老”全生命周期资金配置。


  据公司公告,建行推出“安心专养”“安心善养”“安心股养”等养老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健养安”系列产品,发挥集团牌照优势,推出养老金集合计划、薪酬福利信托计划、基金产品、股权激励产品、以及保险和理财产品,通过全品种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4、 资产端:围绕养老生态,推动产品创新


  对公贷款方面,主要为针对各类养老机构的信贷投放,据央广网,交通银行推出“养老-惠老展业贷”、“惠老助力贷” 、惠老融资租赁等业务产品。


  其中“养老-惠老展业贷” 针对养老服务机构新建、扩建、改造、购置、安装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投资需求,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还款来源以借款人通过合规途径取得的综合现金流等收入为主的授信业务;


  “惠老助力贷”即为满足医养、康养、护理、助餐等养老服务机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需求,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惠老融资租赁以融资租赁的形式,满足养老机构采购的需求。


  这几种贷款产品主要面向各类提供机构、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或医养、康养结合服务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含小微法人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养老院、护理院、康复医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中央食堂等。


  据公司公告,截至2024年半年末,交通银行养老授信余额较年初增长28.8%,高于全行整体信贷增速25个百分点,养老产业授信迅速增长。


更多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公众号或网站,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