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尚勋武代表和张翼代表提出的关于医保与养老金的建议,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建议聚焦民生痛点,为广大民众描绘出更美好的生活愿景。


  


  尚勋武代表指出,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保费上涨速度过快的问题。从数据来看,以新农合为例,从2003年人均10元起步,到2024年部分地区已涨至400元 ,涨幅巨大。对于一些人口较多的家庭,每年需一次性缴纳数千元医保费用,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大量年轻参保人因身体健康较少使用医保报销,觉得“钱白交了”,导致参保意愿降低,甚至出现断保现象,这不仅削弱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也使他们自身暴露在风险之中。


  


  为此,尚勋武代表建议合理控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涨幅,探索建立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匹配的定价机制。这一机制能够避免医保费用的不合理上涨,让医保费用与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试行未发生报销奖励办法,例如借鉴车险“无赔款优待”思路,对连续一年未使用医保报销的参保人,在下一年度缴费时给予个人部分一定比例折扣(如减免10%-20%)。这既能激励健康人群持续参保,又能缓解他们“缴费浪费感”,提升长期参保黏性。


  


  而张翼代表关注的则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问题。目前,我国养老金分为城镇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两大体系。城镇职工退休后平均每月能领3500元左右,而城乡居民养老金主要针对农民和无固定工作的人,平均每月只有223元,甚至有些地方不到200块,城乡差距十分悬殊。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这点养老金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多数还得靠子女接济或自己打零工。


  


  张翼代表建议未来十年内,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要翻一倍。具体方案是从2025年开始,每年给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月涨30元,连续涨十年。算上物价上涨等因素,到2035年,基础养老金能涨到每月近500元,加上个人账户的钱,总和可达600元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西部地区涨的钱全由中央财政出,东部地区中央和地方各掏一半。同时,还鼓励农民多缴养老金,地方政府加大补贴,缴得越多补得越多;推动农民工加入“职工养老”,让收入较高的农民工转成“职工养老”,提高退休待遇;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均等化,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让农民工安心扎根城市,更愿意转成“职工养老”。


  


  尚勋武代表和张翼代表的建议,一个着眼于医保费用的合理控制与激励机制建立,一个致力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缩小城乡差距,都是从民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些建议若能落地实施,将大大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们在医疗和养老这两大关键问题上更有保障,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