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投保人最应关注保险公司哪项指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当属无疑。因为,偿付能力代表着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


  近期,各家险企陆续完成了2024年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各大险企2023年四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IRR)分类监管评估结果也浮出水面。据风口财经统计,今年一季度,除了未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的险企外,有13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


  5家为人身险公司,其中3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分别为华汇人寿、平安养老、合众人寿;2家险企综合评级为D类,分别为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


  风口财经制图


  8家财产险公司,分别为前海财险、都邦财险、珠峰财险、安华农险、富德财险、华安保险、渤海财险以及安心财险。


  一般来说,对偿付能力的监管视作对保险公司最为核心的监管。偿付能力报告涵盖公司偿付率、投资水平、风险综合评级、主要经营指标等。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要求,保险公司需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方为偿付能力达标。


  此外,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作为重点核查对象。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公司,《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将监管措施分为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根据其风险成因选择采取的措施。


  从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来看,主要是因为风险综合评级为C或D,而这又主要是因为难以量化的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得分不高所致。其中,操作风险得分不高的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的相关风险较为突出。


  五家不达标人身险公司中,平安养老是较去年新增的不达标机构。平安养老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从BB滑落至C。2023年平安养老四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依次分别为BB、C、C、C。平安养老在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风险综合评级连续获评C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资本化风险得分下降,报告期内监管部门没有对公司采取过监管措施。


  图片来源:平安养老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报告


  华汇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其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为C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认为公司操作风险较大。对此,公司采取的举措包括对当前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等进行分析检视和更新、控制存量风险、预防监测增量风险、持续加强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


  虽然华汇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极高,但主要原因在于其新产品报批受限,业务经营停滞。据其偿付能力报告披露,2023年华汇人寿仅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3.7万元,同比减少28.96%;净利润为-6555.92万元,延续亏损势头。


  合众人寿则已经连续12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该公司在报告中表示,主要原因为操作风险较大所致。此外,截至一季度末,合众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1.58%、168.26%,根据其预测,下一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降至88.44%、162.62%,或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自2022年年末,北大方正人寿就陷入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困境之中。今年一季度,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75.89%、125.41%。风险综合评级为D。


  此外,今年一季度,北大方正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7.49亿元,同比增长4.17%。在去年亏损14.39亿元的情况下,未能成功扭亏,今年一季度净亏损2.82亿元。


  三峡人寿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报告显示,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4.91%和170.81%,环比分别下降46.51和33.22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三峡人寿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