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 - 完善养老保险“三大支柱”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2013年起,社会保障已连续多年成为“两会期间最关心的问题”,时代呼唤着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代表委员们如何说——
有信心:
养老保险基金仍有坚强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后,解决老年人养老金的充足性必须靠政府、企业、个人养老金三个支柱共同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按照最新数据,目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8万亿元。加快全国统筹的步伐,以及国有资本划转,我们有理由乐观,国家有能力确保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信赖这个制度,让他们绝对放下心来。”
有挑战:
以“组合拳”提升企业年金参与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我国养老金体系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下调也为第二层次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空间,有利于养老金制度走向成熟、走向定型、走向多层次化。”
有机遇:
商业保险可发挥养老保障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洁:
“应加大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力度,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该项政策福利,从而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对提高国民老年生活水平、实现老有所养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养老保险产品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应加大推广和营销力度,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