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即将迎来春节了,养老保险也迎来了诸多好消息。养老保险的四项待遇都将会迎来上涨,这四项待遇是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以及养老金计发基数。具体将如何变化呢?让我们详细分析。


第一,基本养老金上涨。

  基本养老金上涨,这也是年度惯例了。从2005年开始,国家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正常调整机制,一直到去年每年养老金都调整一次。


  尽管近年来养老金调整的总体幅度在不断下降,但是《社会保险法》也规定了,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1月17日,2022年的基本经济数据公布。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5.0%,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9%。不过幸好物价增长相对稳定,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2.0%。


  目前来看,四川省、河南省、北京市、上海市都已经通过财政预算、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2023年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因此,2023年养老金上涨还是很稳的。不过增长幅度不要过于期待了,毕竟我国老龄化趋势还在不断加剧,2022年又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预计今年涨幅在3.5%~4%左右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第三,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

  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实际上是统一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可以享受的待遇。这两部分待遇,都是跟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


  退休人员去世,其家属可以领取到的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发放月数分别是两个月和9~24个月。遗属抚恤金是根据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综合确定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字,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比上年度名义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全国的平均水平是每月4100多元),比上年度增长3.9%。全国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时还没有公布,相信基本上都会稳定增长的。


第四,养老金计发基数。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退休计算基本养老金的一项重要因素。大多数地方是由人社部门根据上年度工资增长率和养老金增长率,结合上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综合确定的数值。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过渡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目前,上海市、浙江省、黑龙江省等六七个省份,已经实现了全口径社平工资的过渡,将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挂钩了。


  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四部分: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全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2022年达到了20590元,同比增长4.9%,约占可支配收入的55.8%。由此可见,社会的工资水平还是增长的。再考虑到养老金也会继续增长,因此养老金计发基数肯定也是继续增长的。


  综上所述,以上4项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在2023年都会上涨,所有的退休老人都会获益的。#众说康养·团圆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