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参保率不足四成,2亿人社保突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口规模达2.02亿,同比增加15%,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8.4%,医疗保险参保率不足50%。随着外卖骑手、直播主播等新业态劳动者激增,「社保裸奔」现象引发社会担忧。
数据深挖
结构性矛盾:参保率呈现「平台高于个体、城市碾压农村」特征,美团、滴滴等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员工参保率达72%,但2000万个体主播、450万网约车司机参保率不足20%
代际差异显著:90后灵活就业者参保意愿较强(58%),而40岁以上群体参保率不足25%,部分人因缴费基数高、断缴风险大选择放弃
区域政策鸿沟:江浙沪推行「灵活就业单险种参保」试点,参保率超全国均值1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受国企下岗转灵活就业群体拖累,参保率持续走低
政策突破
人社部2024年启动「全民参保2.0计划」,允许外卖骑手、快递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北京、深圳试点「社保储蓄账户」,支持按月灵活缴纳。蚂蚁集团等企业推出「收入自动划扣社保」工具,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零工经济收入证明难题。
深层挑战
制度惯性:现行社保体系基于「稳定劳动关系」设计,与灵活就业者的「临时性、项目化」特征严重错配
经济压力:一线城市灵活就业者每月全额缴纳社保需支出1860元,相当于其日均收入的80%
认知误区:超六成受访者误认为「平台已代缴保险」,实则多数平台仅购买商业意外险
专家建言
清华大学社保研究中心建议:建立「分档缴费、权益累计」弹性制度,将社保缴纳基数与实时收入挂钩;复旦大学提出设立「新业态职业伤害互助基金」,由平台、劳动者、政府三方共担风险。
当零工经济重塑就业版图,社保改革正从「补短板」转向「建体系」。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所言:「让快递小哥和网红主播拥有与公务员同等的社会保障尊严,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