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AI大大


  编/小小AI大大


  --前言--


  养老金的计算远不止“工龄”这么简单。缴费基数、地区经济水平、甚至早年工作经历,都可能让退休金“差出一倍”!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和计算公式,揭开养老金的神秘面纱,助你提前规划退休生活!


  让我们先看一图:


  广州养老金,来源网络


一、养老金的“三驾马车”:基础、个人账户、过渡性

  养老金的组成并非单一,而是由三部分叠加而成:


    基础养老金
  • 公式: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1 + 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 ×1%关键点: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缴费指数越高、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多。

      举例 :若社会平均工资7000元,缴费指数0.6,30年工龄


      基础养老金=7000×(1+0.6)/2×30×1%=16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个人账户总额 ÷ 计发月数(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关键点:每月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越多。

      例如:月缴5000元,按8%进入账户,30年累计约17.28万(不含利息)


      退休后每月可领1243元。


      过渡性养老金
    适用人群: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并在之后退休的人员,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特殊情形人员。公式:社会平均工资 × 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通常1.3%)

    二、30年工龄,养老金能领多少?真实案例对比

      北京案例1:普通职工,有过渡性养老金


    条件:社会平均工资11297.25元,缴费基数按社会平均90%(缴费指数0.9),个人账户累计约16万元,60岁退休。

      图1,来源网络


    计算:

      基础养老金= (省月均工资 + 本人月均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11,297.25 + 10296.22) ÷ 2 × 30.02 × 0.01 = 3,240.13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158,901.59 ÷ 139 = 1,143.18元


      过渡性养老金分段计算规则(北京特有):


    1992年10月前参加工作:视同缴费部分(100%社平工资计算)1992.10-1998.6期间参加工作:实际缴费部分(按个人缴费指数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月均工资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通常1%-1.4%)


      过渡性养老金=10,296.2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447.94(根据当地政策来定)


      总计:3,240.13+1,143.18+447.94=4831.25元。


      北京案例2:高缴费基数+过渡性养老金


    条件:社会平均工资11297.25元,缴费基数按社会平均221%(缴费指数2.21),视同缴费16.06年,个人账户累计约48.6万元。

      图2,来源网络


      基础养老金= (省月均工资 + 本人月均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11,297.25 + 25000) ÷ 2 × 37.42 × 0.01 = 7596.47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486,711.61 ÷ 139 = 3,501.56元+(未知来源) = 3,673.80


      数据差异说明:图中计算出结果为3,673.80元,差额172.24元可能来源于:


      个人账户利息未完全计入(或补贴23,947.08元单独计算)


      官方系统采用复利计算,手工测算存在误差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992.10之前部分+1992.10到1998.6之间部分)


    1992.10前视同缴费:视同年限:1986.07-1992.09 = 6年3个月(6.25年)计算:11,297.25×6.25×1%=706.08元1992.10-1998.6实际缴费:实际缴费年限:1998.06 - 1992.10 = 5年8个月(5.67年)按缴费指数2.21计算:11,297.25×2.21×5.67×1%=1,410.65元过渡性养老金合计:706.08 + 1,410.65 ≈ 2,116.73元+(未知来源) = 2389.98

      数据差异说明:表中过渡性养老金为2,389.98元,可能因:


      未明确公示的年限修正(如工龄补偿)特殊工种或企业年金叠加


      总计:7,596.47+3673.80+2389.98=13660.25元。


      结论:同样是30多年工龄,养老金差距可达近3倍!缴费基数、地区社会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是拉开差距的三大核心因素。


    三、地区差异:一线城市VS三四线城市

  • 社会平均工资直接影响养老金水平。例如:一线城市(如上海):2025年社会平均工资假设为12000元,30年工龄、缴费指数1,基础养老金=12000×(1+1)/2×30×1%=3600元。三四线城市(如漯河):社会平均工资5000元,同等条件下基础养老金仅1500元。

      图例:深圳养老基数


      提醒:退休前若跨省工作,养老金按“最后参保地”或“满10年参保地”计算,需提前规划!


    四、3招教你“多领养老金”

      拉长缴费年限:缴费25年比15年基础养老金直接翻倍。提高缴费基数:按社会平均300%缴费,养老金可能比60%档高2倍以上。延迟退休:每延迟1年,计发月数减少(如60岁139个月→65岁101个月),个人账户每月领取额增加。

    五、未来趋势:养老金会持续上涨吗?

      2025年养老金预计延续“定额+挂钩+倾斜”调整模式:


    定额:每人普涨固定金额(如100元)。挂钩: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倾斜:高龄老人、艰苦地区人员额外增加。

      结语:养老金的计算如同一道“综合题”,工龄只是其中一环。想要退休后“多领钱”,年轻时需重视缴费基数和连续性。


      你的养老金目标是多少?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