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怎么参保?“挂靠代缴”靠谱吗?看这里→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各种灵活的就业模式吸纳了许多劳动力就业。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近日,有消息称一些地方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可办转职工社保”政策,事实真的如此吗?灵活就业群体怎么缴纳和领取养老金?“挂靠代缴”靠谱吗?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比如,街边流动的摊贩、餐饮店老板、家政、安保人员、网约司机、外卖派送员等都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从社保角度而言,有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以个人身份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也是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参保方式。缴费由个人承担,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等方式缴费。第二种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按档次缴费,各地有所不同,个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选择的缴费基数越高、缴的年限越久,退休后每月领到的养老金也会相对越多。从商业保险角度而言,2022年3月1日起扩大至全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因具有投保简便、缴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欢迎。部分试点保险公司最低100元就可投保,可选择月缴年缴趸缴均可,投保人经济紧张期间还可暂停缴纳;产品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为参保者提供稳健型、进取型不同的投资组合作为选择。 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真的不如单位参保划算吗?如何领取养老金?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比例虽然比企业职工低一些,但享受的待遇与企业职工一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不分男女,在年满60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法定最低缴费年限后,可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到社保服务窗口或通过手机APP等线上渠道办理退休和待遇领取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收费可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转为职工社保”说法是真的吗?
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参加的都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只是缴费基数、比例的规定有所不同。不存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的说法,更不存在两者互转的问题。即便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不存在收费跨制度转移的情况。
所谓挂靠代缴社保,即参保人通过中介或其他途径挂靠在与本人无真实劳动关系的单位名下参保。现实生活中,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可能会想到通过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或者在亲朋好友的公司挂靠社保,但其实这种方式暗藏陷阱,给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和缴费个人带来很大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通过“代缴”“挂靠”等手段参保补缴社保费用本身就是违法违规行为,甚至还会面临不法分子或公司卷款跑路,个人财产被骗受损、个人信息泄露、影响个人征信等多重风险。因此,大家要正确参保,不要贪图小便宜,才能让养老生活更有保障。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戴梦希
编辑:韩胜杰
邮箱:fnweb@126.com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