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是负担,还是保障?
在当下,灵活就业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全国约2亿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养老保障备受关注。最近,山东省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公布,着实引发热议。一年一万多元的缴费,对很多人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这养老保险究竟值不值得投入呢?
从现状来看,不少灵活就业者心存顾虑。以山东为例,2024年最低缴费标准达到一年10598.4元,可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却往往只有一千多元,缴费与回报的差距,难免让人担忧。
回顾过去,对比更加明显。2009年,每月缴费仅288.2元,一年3458.4元,而如今每月883.2元,一年10598.4元,15年间翻了三倍多,增速远超CPI。
养老金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举个例子,假设一位55岁退休、缴费15年且平均缴费指数为0.6的灵活就业者:
基础养老金:按照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7678元来算,即7678×(1 + 0.6)÷2×15×1% = 921.36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若个人账户余额约5.5万元,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323元/月 。
如此算来,总养老金约为1244元/月,但这只是理想状态。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笔投入能否回本。15年总缴费约10.5万元,仅从本金角度,每月1244元,大概7年能回本。然而,实际情况中,还有诸多因素。比如地方补贴,冬季取暖补贴一年约1700元;丧葬抚恤金约4.96万元;个人账户统筹账户部分约6.3万元 。综合这些,实际回本时间可能不足14个月,也就是说,退休后只要活过一年多,养老保险就回本了。
可见,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某种程度上如同“长寿险”,活得越久,收益越高。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衡量,养老保险的核心意义在于为晚年生活提供坚实保障,让灵活就业者在退休后也能安享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