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真实情况,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一般都存在报销难、周期长、垫付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准备资料麻烦、往返奔波疲累…异地就医走向全国统一直接结算的工作,成为医疗减负尚待解决的的问题之一。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有医保报销结算政策,进行系统性整合和升级,着力破解异地就医备案、结算和协同三个难题。《通知》究竟具体包含哪些利好政策呢?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本次《通知》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确保不因报销难、费用贵、周期长、垫付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就医。


  第一,2025年底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体系和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更健全,确保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基本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跨省通办。


  第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增加一倍,达到50万家左右;对需求较大的异地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等,慢慢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


  第三,统一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方面,明确规定,跨省直接结算时,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基金支付政策;享受“先备案、选定点、持码卡就医”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流程;“先预付、后清算”的异地就医资金管理要求。


  据了解,《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开始实施。各地医保部门及时更新升级医保,各流程政策,保证今年底能与国家政策同步实施。


  以前,我们到了外省就医,需在相关线下窗口先进行异地备案手续。如今,线上+线下都能完成,参保人可在线上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实现一键备案。当然,也能通过线下的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


  如此一来,不能方便省事,办理也多了更多选择,还让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更规范便捷!


  不过还有很多人问异地就医怎么报销?能报多少?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报销规则。能报哪些费用,要看就医地的医保目录:比如说属于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使用服务设施等,才能纳入报销;能报多少,要看老家(参保地)政策:比如报销的起付线、报销比例、最高限额等。也就是说,费用能不能报,看就医地的政策;能报销多少,看参保地的政策。


  当然,各地医保政策各有不同,实际报销的金额也有差别。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或医保部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以当地实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