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李岩 实习生 赵丰晖


  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织密“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网;提升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救治能力;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大数据付费方式;进一步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今天(4月23日),在焦作市委市政府“学党史 办实事”民生实事系列发布会上,焦作市卫健委、焦作市医保局亮出了诸多医疗领域利好措施。


  焦作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李旭华主持发布会


  会议现场


  积极释放医疗“大礼包”,建设医共体


  据焦作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翟建春发布,在“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让群众就医更贴心”方面,焦作市卫健委今年将加大力度,全力落实。


  翟建春讲,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85岁以上老人体检纳入民生实事,制发《焦作市2020年全市85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检实施方案》,实施高龄老人免费体检计划,按照每人每年400元标准,对全市8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市县两级财政按1∶1比例分担,确保全市85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检查扎实有效开展。全市共有85岁以上高龄老人28716人,因住院或自身原因拒绝体检3441人,死亡1453人,实际体检人数为23822人,体检率为82.96%;2019年高龄老人免费体检20643人,体检率78.24%,体检率较2019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


  翟建春作主题发布


  同时,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社区、老年大学等,组织动员涉老相关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服务人员、老年人家庭成员等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培训。各医疗机构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为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全市各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挂号、收费等设有人工服务窗口及现金收费窗口,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


  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支持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做好摸底与调研工作,对我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进行了摸底排查,共排查到全市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192家。规范婴幼儿照护机构发展,引导辖区内托育机构按照《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规定进行登记备案,规范托育机构的备案管理。全市已有6家托育机构在国家托育机构备案系统中完成备案。


  翟建春介绍,在提升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救治能力方面,焦作市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强化城市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依托市人民医院建成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目前已投入3000余万元对传染病区进行改扩建,购置一台负压救护车、ECMO(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机等设备;市二院和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均对传染病区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床位、设备,优化了流程,加强了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目前开放床位300张,2020年利用贷款、国债、专项债券等筹集7000余万元用于住院部、影像楼、医技楼、负压病房等改造、购置了一批设备设施,向国家、省、市级医疗机构输送34人进修学习,开展院内演练10余场,大大提升了医院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除孟州市没有公立综合医院、武陟县没有公立中医院和公立妇幼保健院外,其他各县市重点建设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院和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6个县(市)均完成了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每个县均有至少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方面,翟建春说,焦作市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通过医共体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落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目前,焦作市共挂牌成立9家县域医共体。其中:沁阳、温县为国家试点,沁阳组建了2家医共体,温县、孟州、武陟、修武、博爱和马村、中站均组建了1家医共体。在强力推动下,9家医共体建设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沁阳、温县和孟州在搭建医共体组织构架、七大中心建设、统一药事管理、人员下派帮扶等方面成效明显。2020年,六县市县域就诊率达95.52%、县域内基层就诊率77 %、县域内住院率82.59%。


  医保八项重点工作,推行带量采购是亮点


  据焦作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美玲发布,全市医保系统2021年共有8项重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实际确定的。具体如下:


  李美玲作主题发布


  焦作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主任庞素清介绍相关情况


  一是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今年6月底之前,全市(含各县﹝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将全部交存市财政专户管理,实现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管理、定点管理、信息系统“六统一”。市级统筹以后,基金互助共济作用和基金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巩固完善医保制度体系。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将多重医疗保障制度逐步过渡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个制度框架下,建成全面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大数据付费方式。我们将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大力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稳步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和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四是进一步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按照“政府组织、联盟采购、信息监管”的总体思路,以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为主,通过带量采购,实现以量换价,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五是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我局将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市卫健委结合,进一步规范全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促进公立医院良性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三医”联动,切实保障患者利益。


  六是持续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通过加强医保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形成“队伍健全、信息共享、管理优化、追责到位”的基金监管体系,形成防范和打击欺诈骗保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救命钱”安全。


  七是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动医保网络机房和医保专网建设、医疗保障电子凭证应用等重点信息化工作,做好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工作,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大厅、医疗服务智能监控、医保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医保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八是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管理统一、经办快捷、服务优质、运行高效、操作阳光的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优化、改造完善窗口便民设施,积极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延伸服务等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舒适、贴心的医保经办服务。


  “今年,我们医保系统会持续做好融合、改革、创新、发展四篇文章,打造‘救命医保’‘公益医保’‘暖心医保’‘廉洁医保’四大品牌,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为‘十四五’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李美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