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整这出,我是万万没想到呀
昨天,招行突然宣布:
暂停发售3年期和5年期的大额存单。
原因说得也很清楚:
目前客户存款意愿较强,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不差存款
但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贷款放不出去
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可以更好地管理净息差——它俩利率太高了,给着有点费劲,影响我们的净息差
目前只是暂时停发——先这么搞,效果好继续,不行再想别的招。
想当年,我当金融民工那会儿,存款绝对是王道。
没想到,到了2024年,银行竟然会嫌弃客户存款意向太高。
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银行怎么变得这么硬气了?!
因为大家手里的钱,真没地方放,只能存银行。
于是,就出现了非常魔幻的一幕:
一边是存款利率哐哐降低,三月一大降,半年一小降。
另一边大家玩命存钱,2023年一年,居民新增存款就增加了16.67万亿。
这么多钱,平均到每人头上,就是1.2万。
这么多钱都存银行了,银行确实不缺存款
但是,存款单方面增加,对银行来说真不一定是好事。
银行收入=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存款规模*存款利率。
对银行来说,存款是刚性负债,本金和利息一分都不能少。
这个时候,如果收进来的存款,贷不出去或者贷出去利率太低。
存款,反而变成了负担。
2023年,招行的存贷款净息差进一步收窄,现在就只剩下2.15%了。
虽然这个数字,比起整个银行业来说,还是遥遥领先。
但今年这个降幅,确实有点吓人。
这时候如果贷款再放不出去,那可就真要命了。
这次招行暂停长期大额存单,不是存款太多,而是贷款太少。
说白了,还是为了提高或者保住存贷利息差。
2023年招行的营业收入是负增长,这是近10年以来的首次降低。
对招行来说确实是大事儿,也确实挺愁人的。
我个人是很喜欢招行的。
网点人少不排队,APP使用丝滑。
就连买基金,手续费也能享受互联网平台同样的折扣,比其他银行便宜很多。
招行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客户。
作为“银行茅”,招行的股价一度走出了科技股的走势。
现在连它日子都不好过,其他银行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资产(贷款)端的收入上不来,就要压缩负债(存款)端的成本。
降存款息,也就成了必然。
过去一年虽然降息次数很多,但我觉得降得很扭捏,不大方。
我们现在的存款利率,是央行给一个基准利率和可以上浮的上限。
现在降的还只是上浮部分,没降基准利率。
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被漂亮国那边制约着。
如果我们锣鼓喧天地降基准利率,资金会流出。
一旦漂亮国开启降息模式,我们的降息也会更直接。
大家早做准备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