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明年起


  我市参保职工


  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提高了


  家人们赶紧把小板凳端过来吧~


  ① 住院报销比例调整多少?


  ②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距?


  ③ 对基层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是否倾斜?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近期宁德市医疗保障局 宁德市财政局发布了《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保住院待遇政策的通知》(宁医保〔2022〕89号)。此次职工基本医保住院待遇调整主要有:一是调整住院报销比例;二是市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适当拉开报销比例差距;三是对县域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机构执行报销比例倾斜。


  调整住院报销比例


  我市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发生的符合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基本医保统筹区内住院原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市内90%、市外85%,退休职工市内94%、市外90%。此次调整主要针对我市职工基本医保在市内住院报销比例,具体调整比例为在职职工由原来的90%调整为市内三级医院90%、市内二级医院91%、市内一级医院92%;退休职工由原来的94%调整为市内三级医院94%、市内二级医院95%、市内一级医院96%。基本医保转市外住院报销比例保持在职职工85%、退休职工90%不变。职工医保特殊门诊报销比例参照职工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同步调整设定。


  住院报销比例市内不同级别医院分别拉开1个百分点的差距,一方面满足了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在保障基金运行安全的情况下稳步提升职工住院待遇水平。


  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调整对比表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


  适当拉开报销比例差距


  本次职工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调整,市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适当拉开差距,这既是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要求,也是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县域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机构执行报销比例倾斜,引导参保人根据疾病需要有针对性到医疗机构就诊,既有利于减轻参保人的就医负担,也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促进县域内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提升,助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对县域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机构


  执行报销比例倾斜


  县域及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总数的大多数,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也是参保人看病就医选择最多的医疗机构,因此将本次职工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调整,将重点放在县域及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符合当前的参保人的就医需求,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也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定程度可以避免病人过度集中,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明确起付线与封顶线


  我市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年度内第一次住院起付线三级医院为840元,二级医院为700元,一级医院为560元;第二次住院起付标准为第一次的80%,第三次以后住院不设起付标准;封顶线10万元。


  起付线是指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简单来说,当我们在看病住院时达到一定的费用,才具有报销的资格,低于起付线以下由患者承担,达到起付线标准以上部分则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比例报销。封顶线是指医保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也就是参保人在一个年度内累计能报销的基金最高额度,超过封顶线后不是不再报销了,而是进入下一层的保障阶段。起付线和封顶线均是以年度为单位计算的,金额均是指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其中封顶线是由特殊门诊和住院合并累计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