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0月10日起扩大医保历年账户家庭共济范围
9月25日,温州市召开温州市医疗保障全民参保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温州市医疗保障全民参保工作及《温州市医疗保障全民参保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底,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8.65万人,同时,10月10日起扩大历年账户家庭共济范围,近亲家属也可享受。
历年医保可以为直系亲属交医保
本次《三年行动计划》最大的亮点可以概括为“两放宽”“一支持”。 “两放宽”即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限制、放宽随迁子女及配偶参保户籍限制,破除参保壁垒,为人才引进提供保障。
“一支持”即支持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用个人历年账户为直系亲属居民医保缴费。对于历年账户结余金额较多的职工,一方面可盘活历年账户资金,另一方面减轻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家庭成员负担。
同时,上个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到将历年账户共济范围从直系亲属向近亲属延伸(近亲属是指《民法典》中规定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根据上级医保部门统一部署,我市将于今年10月10日起扩大历年账户家庭共济范围。
医保缴费上涨背后是服务水平在提升
为了支撑医保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财政对城乡居民参保的补助近年来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调。经测算,一名居民20多年来连续参保总保费中,财政补助占保费总额的68%,个人缴费占32%。相比“新农合”建立初期,目前我们个人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630元/人。
事实上,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保障范围显著拓展。“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治疗癌症、罕见病等高额高值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目前,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的药品已达3088种,其中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和80余种罕见病用药。经统计,我市公立医院采购的药品中目录内品种占比超90%。
就医报销比例明显提高。“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至40%左右,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70%左右。
此外先进诊疗技术更加可及、公共服务能力跨越提升等都让广大参保患者享受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到2025年参保人数达到800万人以上
近年来,温州市医疗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制度,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着力构筑具有温州特色的“共富型”医疗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8.65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268.76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99.88万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2025年初,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800万人以上。
扎实开展“医保纾困”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病贫防范化解长效机制,获评全国医疗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联系点,三年来累计帮助1024名困难群众化解高额医疗费用3007万元。
同时,异地实现“跨域通办”,推动全省通办、全市通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3年为超2300万人次群众减少“跑腿垫资”89亿元。生育实现“免申即享”,累计为1.24万名女职工自动拨付生育津贴3.89亿元。
温州晚报记者谢施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