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1日讯(通讯员 刘丰 记者 陈咏)2020年12月30日,年轻女子小钱神色紧张地来到宝应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她刚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其涉嫌医保诈骗犯罪。对方还准确地报出了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小钱觉得有点不对劲,特地赶来向民警核实。民警一听,立即做出判断:“你遭遇电信诈骗了。”


  骗子的假警官证。


  小钱说,上午10时左右,她接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扬州市邗江区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称小钱于2020年10月在上海办理的医保卡,涉嫌违规骗取医保理赔金15680元,目前已被警方立案侦查。小钱从未在上海办理过医保卡,心中不免疑虑,便在电话中质问对方是不是弄错了。对方随即将电话“转接”给上海市公安局的郑警官,“郑警官”要求小钱加他为QQ好友,并在QQ上向小钱发送了一张“警官证”照片。


  女子报警。


  “郑警官”要求她在手机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查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强制冻结执行书”。点开网址一看,小钱傻眼了,居然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竟丝毫不差地出现在“强制冻结执行书”上,这可如何是好?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小钱便按照对方要求,打开了QQ视频聊天,让对方教她如何向“安全账户”转钱。可是,在操作过程中,对方始终躲闪摄像头,小钱不免心生疑虑,思虑再三,还是来派出所向民警求证。


  民警立即告知小钱这是电线诈骗,劝说她千万不要转账。见小钱仍有些将信将疑,民警当场回拨了那个陌生号码,却无法接通,原来是网络电话。随后,民警又告诉小钱,对方提供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是假冒的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普通群众对公检法办案流程的不熟悉,以及急于自证清白和惧怕的心理,诱导受害人汇款,实施诈骗。听完民警的一番解释,小钱这才恍然大悟。


  骗子的QQ号。


  警方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采用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办案,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警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点对点发布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冻结财产等法律文书。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改成真实公检法机关的座机号码。如有疑问,可以直接拨打110确认。公检法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


  警方表示,如果真的犯了事,公检法肯定抓你“没商量”,不会先打电话“下通知”,转账也不能“保平安”。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扬子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