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0日电(杨海红)牡丹江市林口县医疗保障局不断推进“为民办实事”的发展理念,织密守护群众健康的“保障网”,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延伸医保服务链条,针对群众办事“痛点、堵点”着力打造“3个3”医保服务措施,增强群众医保服务体验。


  做到“3个注重”,促进经办服务“更完善”。


  注重调查研究。林口县医疗保障局坚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医保经办服务重要环节,持续加大对全县医保领域调研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全民参保、基金使用、政策落实、基金监管等方面,全力做好调查研究工作。2023年下半年,林口医保局组织带队4次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乡镇(社区)、医保“六进”服务站等重点区域,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下沉式”“点穴式”督导工作。通过座谈、查阅档案、入户调研的方式,对重点人群参保、待遇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督导,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改真问题,对个别地区存在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举一反三,长期坚持。


  注重协议管理。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规范医药机构日常协议管理,在原来按季度集中公布新增、变更和取消协议定点的基础上,增加评估和动态调整频次。组织全县103家医药机构负责人签署医药机构协议和“诚信医保”承诺书,要求医保定点药店行业协会从职业道德、行业诚信、自律守法等方面进行督促整改,实现政府监督管理与行业自治自律有机结合。完善协议管理评估办法,制定了2023年度考核评估办法并组织实施,将考核结果与总额控制等挂钩。截至现在,林口县定点医疗机构 43 家、定点零售药103家,今年新增2家,解除医保协议4家。


  注重宣传引导。加大政策宣传覆盖率,线上充分利用龙江医保APP、牡丹江医保微信公众号、林口县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医保政策、缴费通知、如何转诊备案等信息,广泛向社会开展宣传。线下调动定点医药机构、六进服务站的积极性,张贴医保宣传海报1000余张,分发宣传单、宣传折页50000张。同时,借助医保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加大异地就医政策宣传力度,让参保群众充分了解医保的重要性,切实做到让人民群众“早参保、早受益”。开通“12393”医保热线,与“12345”双号并行搭建百姓“连心桥”,为群众提供应答及时、咨询有效、解决率高的医保热线服务。


  强化“3个能力”,提升医保服务“便利度” 。


  强化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能力。持续优化备案服务制度,优化备案管理服务,接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龙江医保备案小程序,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统一线上备案;推进跨省门诊直接结算。提升医疗结算系统运行能力及系统安全、快速、稳定地上传数据的能力。


  强化医疗费用手工报销能力。积极提速医疗费用零星报销智能审核系统(OCR)部署,系统应用后可大幅缩短报销周期,提高审核准确度;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站式办理,统筹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意外伤害实现出院即报、一站式办理。抽调业务骨干充实手工报销岗位,今年以来,手工报销共3486件,其中职工1351件、居民2135件。


  强化队伍建设和培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年轻干部熟悉掌握DRG理论知识的经办队伍。依托省、市局DRG业务培训会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内部业务培训,加大对稽核、审核、医药机构等相关人员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加强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我县 DRG 付费实践能力。并在医保大厅开设服务专区,开通12393服务热线,由专人服务,为参保人提供“全流程”医保经办业务帮办代办服务。


  聚焦“3个办理”,实现群众办事“零距离”。


  服务下沉“出门办理”。截至今年10月共建设150余家医保“六进”服务站,将 10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到服务站,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其中包括常见的“两病”备案、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逐级转诊备案等服务下放到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目前,在医保六进服务站办理医保业务数量超过5000+。


  组建队伍“上门办理”。今年3月,建立医保下沉服务队伍,主要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在医保方面的“急难愁盼”等问题,相关群体可通过拨打服务中心电话进行预约,在约定好时间工作人员上门帮助办理医保业务。切实打造了一支“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医保服务”上门的“医保外卖”模式。


  搭建平台“掌上办理”。注册搭建“林口县医疗保障局”微信号,提供在线医保查询、政策咨询、证明下载等多项服务,参保群众可通过添加业务微信号方可快速办理医保业务。特别重要的是外出务工人员可在外地用手机为自己和家人办理参保登记和各项业务,让其享有更多的便捷式体验感、归属感。截至2023年10月末,县医保局业务微信号好友数量达5923人,累计办理医保业务数量15000余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