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


  孤独症儿童康复纳入医保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动向,旨在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医保政策覆盖康复治疗

  01康复项目纳入医保


  国家推动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包括行为观察与治疗、感觉统合治疗、言语训练、认知训练、ABA(应用行为分析)等。部分地区如天津将ABA治疗纳入医保,浙江则明确将孤独症相关项目(如行为矫正治疗、构音障碍训练)限定为孤独症专属


  02报销比例与支付期限


  门诊康复治疗在三级、二级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可达80%-90%,部分地区如深圳住院报销比例最高达94%,并纳入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最高限额204万元)。


  康复项目支付期限一般为每年90天,经评估后可延长3个月。


  03门诊特殊病种管理


  部分地区(如浙江舟山、福建)将孤独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享受住院报销比例(如舟山按三级医院住院报销65%)


教育支持与融合服务

  01特殊教育经费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以上,部分城市如深圳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02融合教育机制


  推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或资源教室,支持随班就读和助教陪读制度。


  深圳要求户籍孤独症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通过特殊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入学。


  03职业培训与就业支持


  针对大龄孤独症患者,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庇护性就业试点,并对吸纳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家庭支持与社会救助

  01经济补贴与救助


  符合条件的家庭可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范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扩大至三、四级精神残疾。


  深圳对孤独症儿童家庭每年提供最高5万元康复补贴,并发放特困供养金、生活扶助金等


  02喘息服务与心理支持


  政府购买服务为家庭提供托养照料、心理疏导及家长培训,部分地区试点“家庭财产信托”以保障患者长期需求。


  03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慈善组织、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如深圳爱特乐团通过音乐干预帮助患者康复,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覆盖全国超82万人次特殊儿童。


长期规划与目标

  政策计划到2028年实现全国市、县孤独症关爱机制全覆盖,推动筛查、诊断、康复、教育、就业的“全生涯服务”体系,并逐步扩大医保覆盖项目。


  这些措施通过多层次保障减轻家庭负担,促进孤独症患者的社会融入。具体实施细节需参考各地政策,建议通过当地医保局或残联获取最新信息。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