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调整。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医保个人账户划拨方式基于个人养老金水平进行比例划拨,导致个人账户资金增长与养老金水平直接相关。而养老金的逐年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国家决定对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拨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定额划拨制度。改革后各省份都是根据改革当年度全省平均养老金为基数,按照2-2.5%的比例进行划拨的,而且这个金额是每年如此,后续不上涨的。


  根据最新规定,自2024年起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不再随个人养老金的增减而浮动,而是按照固定标准划入。以江西为例,每位退休职工每月个人账户将定额划入77元。这一标准是根据当地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退休人员平均医疗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的,旨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控制医保基金的过度支出。


  相比之前一些退休职工动辄上百元甚至数百元的个人账户,一些人减少的还是比较明显的,个人账户待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门诊报销规定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退休职工在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不再受定点数量限制,且起付标准合并计算。


  报销比例根据医疗机构级别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药物,部分基础药物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提供,进一步减轻了退休职工的经济负担。


  一般来说现在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基本上是在75%左右,看病就医省钱多了。定额划拨制度确保了每位退休职工都能获得一定额度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日常医疗开支,有效保障了其基本医疗需求。


  改革后医保基金能够更加精准地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高额医疗费用,特别是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治疗,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率。门诊报销的优化引导退休人员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消费,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