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市在2024年积极推进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多项民生措施,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民生措施,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书写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多亏了参加筛查,在早期就查出了丙肝抗体阳性,医生还帮我安排好进一步复查和治疗,国家的政策真好啊,我家孩子可安心了!”前来医院复查的刘老爷子,再次表达了感激。年近古稀的刘老爷子平时身体硬朗,偶尔觉得腹部不适、乏力、厌食,一直未在意,几个月前偶然间听闻在社区有丙肝和肝吸虫疾病筛检筛查,便抱着体检的想法参加。刘老爷子的子女告诉记者:“检查时发现老人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医生说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变。好在及时发现,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目前病情有所缓解。”


  推进基层常见病综合防治和筛查,是筑起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今年我市民生实事的一大亮点。


  市卫健委免费为市民进行了丙肝和肝吸虫疾病筛检,实际完成筛查109823人次。这项筛检工作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健康水平,也为我市构建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层推行疾病预防筛查后,需要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后续医疗服务,破解基层“15分钟便民圈”难题,调整和增设了10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点,为居民就医提供家门口的“医”靠。


  根据地理位置分布特点以及区域居民需求,调整和增设了10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确保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些网点不仅提供了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宣教、免费测量血压等服务,还提升了居民就医的便捷性和健康意识。自2024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网点已累计接待服务群众2300余人次。


  关爱老年人牙齿健康也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卫健委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腔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累计完成调查18479例,并组织开展了多次全市大型老年口腔公益宣传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


  在关心关爱残疾人方面,我市9家医疗机构已全部建设完成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市民政局还为全市困境儿童4520名、留守儿童134名免费提供“龙江惠民保”的投保工作,支付保金58.17万,为他们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市医保局则开展了优化3种特病门诊治疗省内直接结算流程的工作,有效解决了参保群众“垫资、跑腿”问题。成功结算5659人次,基金支付321万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市妇联则开展了关爱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与佳木斯市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为近4000多名困境妇女提供了免费筛查。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了中医“望闻问切”进万家活动,义诊服务1.5万人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并普及了中医养生知识。


  回顾过去一年,我市在医疗领域实施的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老年人牙齿健康项目、残疾人关爱行动、中医“望闻问切”进万家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已惠及数十万市民。这些努力不仅彰显了我市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更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便捷、优质的健康保障。


  记者 胡耘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