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中心卫生院等一批新会区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试点上线“刷脸”无感支付服务——患者露个脸,即可在医院完成医保结算和医保个账支付,方便快捷。据了解,这是江门继台山市人民医院(医保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首次实现“刷脸支付”后的进一步试点推广。目前,江门已有11家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刷脸支付”医保服务,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就医结算服务。


  江门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在新会区推广的医保“刷脸支付”服务,主要选取了条件的、医保结算量大的基层(一级及以下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开展,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民、高效、安全的医疗保障结算服务。据介绍,在开通了“刷脸支付”医保结算服务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就医结算不再需要携带实体卡或其他任何实体支付工具(卡、码),只需要医保综合服务终端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便可完成医保结算。


  “这样一来,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因忘记携带实体卡、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忘记支付密码等医保结算问题,也使医保结算流程更简化,医保支付更便捷。”上述负责人说。


  从“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脸结算”,医保结算更安全。当前,医保“刷脸支付”主要以医保电子凭证为媒介,统一采用了“人脸识别”安全核验技术,将面部生物特征与医保身份关联,终端设备和网络环境均已通过国家医保局认证,能够有效防止医保结算过程中冒名就医、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更有保障。


  此外,“刷脸支付”也让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保支付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扫码支付(医保码)、刷实体卡、线上移动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模式,多轨并行,满足不同参保人的需求。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门市医疗保障局将持续推进医保“刷脸支付”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刷脸”就医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各县(市、区)条件成熟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刷脸支付”结算应用,深化基层适老化配置,构建更高效便民医保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江门市医疗保障系统还将探索“人脸识别”就医结算全流程应用——参保群众通过人脸识别,就能办理挂号就诊、医保结算等服务,实现了全流程无感就医、无感结算。


  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林冬梅


  【作者】 黄烨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