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头橄榄台


  编者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各项工作贯通起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新时代活力特区建设的工作实效。即日起,汕头融媒集团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访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中各级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邀请相关负责人畅谈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市医保局围绕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服务,力促政策落地落实,推动医疗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参保群众。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需长期乃至终身用药,药费支出是不小的负担。市中心医院内科综合病区副主任王育凯表示:“这些药物都很贵,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减轻此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患者能够得到更优质的治疗,从今年3月开始,我市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新政策,像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这两个病种就被列医保范围,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门诊购药也可以持医保卡直接结算,享受医保待遇。


  另外,市医保局还聚焦药品耗材价格虚高难题,今年启动二批次药品集中采购,减少群众用药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1.5亿元;通过落实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育锋表示:“进入国采的药物,降价的幅度是一半以上。去年心内科这个支架的集中采购,原先它价格是一万多元,最低的时候由政府砍价到七百多元。”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伟鹏表示:“三月份开始我们把特殊门诊这一块从原来的职工34种、居民28种,增加到55种;第二就是提高了待遇,将这些特殊门诊纳入了大病二次报销的范围,支付额度达到50万元;第三就是取消了起付线,原来有80元的起付线取消了,还有取消了限额;第四就是两个延长:延长了30种常见病的每年的审核,一经确定为特殊门诊就不用再备案,一次备案就终身免审核。还有就是延长处方,从原来的四周延长到十二周,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方便了群众。”


  今年5月,汕头正式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市医保系统和全市780多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500多万参保群众在统一的国家平台享受医保服务,这也是汕头市医保局着力打造“智慧医保”的一个探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伟鹏表示:“目前就是省内异地就医,还有通过我们的粤医保可以查询到个人的缴费情况个人的消费情况,以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全国联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市医保局在全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和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检查,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伟鹏:“上半年对药店进行巡查,检查了70多家,然后下来计划就是对门诊、医疗机构要进行检查,使我们的医疗机构更加规范去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确保老百姓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有市民表示:“之前我去广州还要跑,现在不用跑了,在这边开一张证明或者在粤省事直接就可以处理医保。”


  还有市民表示:“医保将类风湿的病种列入了门诊报销,可以减轻压力。报销的比例比以前高了很多,越来越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解决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