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医保转移攻略:异地就医备案这样做最省心
你身边有没有退休老人,想去子女所在城市看病却不会用医保?隔壁单元李叔去年搬到深圳帮带孙子,有天突发高血压住院,结账时发现自费金额高达上万元。原来他没办理医保转移备案,白白多掏了两个月退休金。
退休人员为啥要折腾医保转移?
?62岁的王阿姨在杭州参保退休,搬到上海后骨折住院。因为没提前备案,原本能报销75%的手术费只能按临时就医报销40%,多花了八千多元。医保转移备案能让退休人员在异地直接结算医疗费,报销比例提升30%以上。?备案成功的老人拿着医保卡就能在异地医院刷卡结算,不用再拿着单据两地跑。去年全国已有3800万人次享受跨省直接结算,单人次减少跑腿3.7次。
这些材料不准备要吃大亏
?朝阳区医保中心每天要接待十几位忘带材料的老人。身份证原件、医保卡、异地居住证明三件套缺一不可,最好提前复印两份备用。居住证明可以是子女的房产证、租房合同或社区开具的居住证明。?南京的张大爷带着老版医保卡去办理,结果被告知要换成带芯片的第三代社保卡。各地政策有差异,建议拨打参保地区号+12393医保热线确认最新要求。
手机3分钟搞定备案的秘诀
1.打开微信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点击蓝色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2.选择"退休异地安置"类型,填写子女所在城市地址,上传居住证明照片3.提交后2个工作日内,在备案记录查审批结果。广州的赵阿姨周三上午提交,周四下午就收到备案成功短信。4.备案成功后,在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查询里找好附近的医院。注意要选择标注"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机构,社区医院通常比三甲医院报销比例高5%。
不会用智能手机怎么办?
海淀区医保大厅的取号机每天早晨7点就排起长队。建议让子女陪同办理,或者携带材料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医保专窗。工作人员会帮忙填写《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记得要确认备案有效期——多数城市默认1年,到期前30天要重新提交材料。
这些坑千万别踩
?备案后去私立医院看病不报销,务必认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公示的定点机构?慢性病门诊要单独备案,济南的刘奶奶以为备案住院就能报销糖尿病药费,结果白跑三趟?急诊来不及备案?保存好病历和缴费单据,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时限是出院后12个月内?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注意:备案地变更每年不超过3次,建议选择常住地
今年起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已覆盖所有区县,78岁的陈爷爷在哈尔滨参保,三亚住院直接结算了心脏支架手术费。记住这个口诀:备案提前办,材料带齐全,定点医院选,报销不再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