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普】医保改革后,到底什么保险值得买?
三大核心险种守护你的健康与钱包
2025年,医保DRG改革全面落地,看病方式悄然变化:医院开始“控费”,高价药、进口器械使用受限,住院时长缩短……这些调整虽减轻了医保基金压力,却也带来新的风险——医保报销范围缩窄,自费比例可能增加。如何用商业保险填补缺口?哪些产品真正值得买?
医保改革后,你的医疗风险正在变化
最显性的一个变化,是高价药难报销。DRG模式下,医院为控制成本,可能减少使用医保目录外的进口药、靶向药等高价药品。若需院外购药,百万医疗险通常仅报销抗癌药,而其他普通外购药(如人血白蛋白)需自费。 与此同时,更多时候我们不是买不到原研药,而是需要主任医师才能开原研药,原研药不是消失了,而是在原有的开药流程上被精进了。其次,住院时长受限了。部分地区单次住院不得超过15天,术后康复、长期护理可能需自费转至康养院或居家护理,费用陡增。最根本的,是高端医疗资源受限。公立医院普通部可能优先使用低价治疗方案,而特需部、国际部或私立医院的服务需自费,但能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这3类保险,成为“新刚需”
1.重疾险:从“收入补偿”升级为“救命钱”
为什么买重疾险?重疾险覆盖医保盲区,确诊即赔,用于支付外购药、康复护理、护工费用等非报销项目。DRG改革下医疗不确定性增加,保终身的重疾险可应对老年高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的长期护理需求。
2.医疗险:选对版本才能真报销
在预算有限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百万医疗险能报销住院、手术等费用,弥补医保封顶线不足。而要是有更高的医疗需求和服务需求,建议升级为中高端医疗险来应对DRG痛点,优先选择含“院外特药报销”的产品,覆盖抗癌药、CAR-T疗法等。同时,需要选对适配需求的版本,不要被披着“中高端医疗”的低端产品蒙蔽双眼。
3. 意外险:解决“小风险大负担”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一方面,意外险能覆盖意外医疗,骨折、烫伤等小事故的门诊或住院费用,0免赔、社保内外均可报。另一方面,覆盖家庭责任保障,含猝死责任、住院津贴的产品,减轻意外导致的收入中断压力。
写在最后
医保改革是“保基本”,而商业保险是“保品质”。在DRG时代,“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的组合,能最大限度覆盖医疗、收入、护理三重风险。投保前切记“先规划后产品”,结合家庭预算与健康状态,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