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包钢34岁男子午夜跃入钢炉,尸骨无存,真相令人唏嘘
2021年3月24日晚10时54分左右,包头钢铁公司某炼钢车间,一个身影在高炉边徘徊了许久,突然间纵身一跃,跃入摄氏2000多℃的高炉,瞬间尸骨无存。
第二天,警察来到了现场,根据当班人员的证词,以及从锅炉房找到的工作安全帽,确定跃入高炉的死者,是包钢公司当夜当班的年轻工人——王龙。
那么,年仅34岁的王龙,为何不顾一切突然跃入高炉,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呢?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
01
警方的工作,还是从走访王龙的工友们开始的。
据工友反映,王龙性格比较内向,曾经处过一个女朋友,却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分手了,至今仍然是单身一人,和已经退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王龙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更不打牌赌博,社会关系很简单。
按照王龙父母的说法,他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乖儿子”,除了迟迟没有落实婚姻大事外,基本上没有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
警方怀疑,王龙患了绝症,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轻生?
但警方从王龙母亲处了解到,王龙最近的一次就医,大约是半个月前,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点药吃,很快就痊愈了。
警方调取了王龙的医保卡使用信息,和他母亲说的一模一样。如此来看,王龙也没有因患重病轻生的动机。
辗转反复,警方找到了那位与王龙谈过恋爱的女子。
据她介绍,王龙和她是通过一个老同学于2019年认识的。那一年,王龙32岁,已经是大龄未婚青年,王龙非常珍惜与她相处的机会,是真心准备与她结婚的。
可是,在商量结婚的时候,二人却在买房上产生了分歧。
按王龙的想法,自己在国有大企业上班,工作十分稳定,收入也不错,自己又没有不良嗜好,也积攒下一些钱,准备用这点积蓄去按揭一套婚房,在幸福家庭生活的加持下,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好。
然而,女方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目前房价太高,如果按揭婚房,一个月还贷得两千多元,而二人的总收入只有8000多点,生活压力是比较大的。
于是,女方提岀由王龙的父母支持一下,筹点钱争取全款买房,或者干脆让老两口帮忙还房贷。
但是,一向孝顺的王龙,知道目前和父母住的房子,已经花光了二老的积蓄,他们根本不可能再拿出几十万来为儿子买房。
就是这样的买房分歧,造成了双方的矛盾,最终双方分手。
即便如此,王龙也没有自杀的动机,他和那位女子的感情,尽管已经达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还不至于以死殉情。
难道是他杀?或者是企业的安全责任事故?
为找到王龙的死因,警方联合包头市应急管理部门,对王龙的社会关系再梳理,对包钢的日常安全管理再核查。
02
从王龙的社会关系来看,实在是非常简单,他平时与工友们交往,也很融洽正常。
因为没什么嗜好,性格又比较内向,王龙很少主动和工友们接触,更不可能让他组织饭局、酒局、牌局之类的娱乐活动。
即使是其他工友组织的类似活动,他也常常借故不参加,因此,他在单位就是一位好好先生,与谁的关系都是不好不坏的,不太可能得罪人,更不可能与谁的关系,能恶化到必杀之而后快的程度。
至于社会上的关系,除了在包头的几个老同学偶尔见面外,其他的同学,基本上断了来往。
他一辈子唯一谈过的一场恋爱,因为买房上的意见分歧而分手。
至于其他的社会关系,王龙几乎一片空白,有限的几个嫡亲,多数都不在本地,基本上不跟他们家来往,他也根本不可能与谁产生矛盾,能闹到有谁杀他的地步。
再说,王龙死去的地方,是包钢7号转炉的出渣口,外面的人根本到不了这里,实施所谓的谋杀活动。
难道是包钢自身管理失控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
于是,包头市应急事务管理局上场,协同警方调查包钢内部安全管理状况。
事发当晚,已经接近午夜了,钢厂车间只有少数工人值班,而王龙在7号转炉徘徊的身影,监控室的值班人员是发现了的。
而他突然跃入高炉,监控人员也大吃一惊,由于尸骨无存,也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只能按规定上报了值班领导。
而包钢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建成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就其规模和贡献来看,别说在包头市,就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其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全国钢铁企业,也是名列前茅。
就从王龙出事的当天来看,其门卫检查严格,厂区所有的监控摄像头也运行正常,外人要进入钢厂车间搞破坏,或者实施犯罪活动,根本不可能。
出事的7号转炉,交接班也很正常,工作流程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在王龙跃入高炉后,从监控人员的现场察看,到事故情况的层层上报,都是符合应急安全管理规定的。
因此,通过综合分析,包钢不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不当,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王龙一心扑死呢?
事情还得从王龙身上找原因。
03
踏破铁鞋无觅处,警方终于从王龙遗留下来的手机短信中,查出了一点端倪。
王龙在出事之前,关掉手机后放在他的专用更衣柜中。警方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他的手机信息,发现他的微信好友很少,也基本上没怎么联系,电话记录也不多,说明他的社会交往面确实比较狭窄。
但是,王龙的一张中国银行信用卡逾期的通知短信,却暴露出他死前,已经欠下银行5万元。
难道是这5万元的欠款,成为压垮王龙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生无可恋,走向极端?
可是,按照王龙父母和工友们的说法,他没有大笔用钱的地方,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巨大的债务?
再说,因为与女朋友的分歧,他也没有买房,不可能有房贷压力。
一系列问题抽丝剥茧,警方开始扩大侦查范围,调取王龙的银行信用信息。
同时,王龙父亲也提供了一个情况,说他儿子近段时间很喜欢看经济新闻,偶尔还说什么大盘、板块、指数之类的专业名词,老两口根本听不懂。
差不多同一时候,警察也在王龙的手机中发现了股票软件,查到了他在证券公司所开的炒股帐号,但已经于半年前注销了。
从其交易记录看,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亏损了不到十万元,与他已经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还有不小的差距。
于是,警方又调取了王龙的存款帐户,没想到,王龙积攒的20多万元,在半年的时间里,只剩下1000多元。
经过查看转帐记录,王龙有一笔转往英国某国际金融公司帐户的记录,金额达到6万多元。
而且,这样的转账一共发生了4次,每次都在6万元左右,按当日的国际汇率,每次转款也就是一万多美元。
难道王龙遭到了境外诈骗?警方十分疑惑。
于是,侦查范围再次扩大,警方调查到一个姓曹的中年男子,也向这个英国帐户转过钱。
经过与曹姓男子的接触,警方终于弄清真相:那个设在英国、号称国际金融公司的帐号,实际是一个接受国际炒家的期货买卖帐号,这家金融公司主要赚取中间的佣金。
曹姓男子声称,由于自己从事个体经营,疫情管控条件下生意难做,便听信朋友传言,筹了一点钱涉足国际期货市场,但他只转了这一笔钱,已经亏得差不多了。
警方终于明白了,王龙是在炒期货的过程中,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亏损殆尽,还欠下银行5万多元。
警察发现,3月24日那天,王龙亏进去6万元,看来,这才是压垮王龙的“最后一根稻草”。
04
那么,在人们眼中老实本分的王龙,为什么还会大手笔涉足国际期货呢?
事情还得从他已经分手的女朋友说起。
由于女朋友要求全款买房,尽管婚没有结成,房子也没有买,但王龙却有了赚钱买房的打算。
但是,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拿着几千块一个月的固定工资,虽然工作很稳定,但靠工资节余积累,还是比较慢。
王龙曾经听说过炒股很挣钱,于是,他开始尝试炒股,在网上下载了不少的资料自学,也向工友中的一些老股民打听方法,并把自己积蓄起来的20多万元,拿出一半投到股市上。
不过,他只是拿出一半投资,一年多一点,这10万差不多全部赔进去了,剩下的一点钱赶紧割肉,逃离股市,并下决心注销了证券帐户。
然而,王龙的内心并不甘心,希望找机会翻盘,赢回自己在股市中亏掉的钱。
当他听说国际期货赚钱比较容易时,便把自己剩下的全部资金,投入到国际期货市场。
因为有了股票投资的经验,注册期货帐户,完成交易手续,他驾轻就熟。
然而,国际期货并非传言的那么容易赚钱。由于他对期货市场的信息把握不准,加上境外中介机构的高额佣金,他余下的存款,半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全部亏损了。
这一下,他终于熬不住了,内向的性格,使他不好意思向别人诉说,更不敢让父母知道,积累在自己内心的苦痛,只能一个人默默承担。
就在3月24日这天,他又把从信用卡透支的5万元,加上之前余下的1万元,全部投入期货,希望最后博一次,能够有一些收益填补亏空。
哪承想,这一天的期货市场又大幅缩水,王龙的投资,再一次血本无归。
其实,这一次王龙是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的,他早就在网上查询过,知道人死债灭,如果自己死了,他所欠下的银行债务,父母是不用承担的。
唯一让他放不下的,是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没能实现抱孙子的愿望,还得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也许,这也是他自杀前,在7号转炉前徘徊许久的原因。
05
真相大白后,包钢集团在3月30日发布了事故通报,称:王龙长期通过证券公司购买期货和股票,仅3月24日当日交易就亏损6万多元,怀疑其自杀与亏损数额较大、负债过多、无法偿还有关。
应该说,包钢的通报是实事求是的,也是警方排除他杀、应急部门排除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后,共同作出的结论。
但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仍然令人唏嘘悲痛。
作者:羊子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包钢集团通报职工跳入高炉钢水中: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已排除刑事案件,系自杀》,环球网2021-03-3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