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介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


  全国共开通跨省异地就医


  定点医疗机构15411家


  新疆已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


  定点医疗机构有762家


  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7家、二级医疗机构307家


  一级以下医疗机构197家、乡镇卫生院211家


  新疆参保人员经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后,可在1.5万余家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同样,来新疆工作、创业的人员在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后,也可以在新疆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的762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近年来


  在实现疆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基础上


  新疆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已于2017年全面实现


  与全国省(区、市)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同时,通过强化信息联网服务,也已实现基本医保、大额医疗补助、大病保险费用在医院“一单式”结算。2018年还将城乡居民中的外出务工人员、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结算范围。


  2019年,新疆将继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结算人员范围和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将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纳入结算范围,并积极与国家对接,尽快将门诊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新疆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已累计备案11.3万人,新增8万人;外省(区、市)累计备案到新疆4.4万人,新增2.8万人;


  跨省累计结算2.6万人次,费用总额5.15亿元,医保基金支付3.86亿元。各省(区、市)在新疆异地就医累计结算2866人次,费用总额403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15万元。


  需要提醒的是↓↓↓


  一定要先备案登记


  有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一定要先到参保地按规定进行备案登记,住院时携带社会保障卡,这是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的前提条件。对符合转诊转院条件的病人,由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审批,并将转诊转院信息录入系统,参保人员无需再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备。


  异地就医结算的优点


  1


  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只需承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医保支付费用,由医保与医院直接结算。


  哪些人群受益异地就医结算


  2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同一地市居住生活且连续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异地同一地市工作、务工、学习且连续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


  ★异地转诊人员:指经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同意确认需转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人员。


  异地就医结算的条件


  3


  (1)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2)已经办理社会保障卡,并开通社保功能;


  (3)住院医院属于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结构。


  继续阅读


  新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0个


  今年,新疆将继续实施健康扶贫攻坚行动,托底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将救治病种扩大至30个。


  去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将救治病种扩大到21种。


  自治区又结合实际,将儿童淋巴瘤、唇腭裂等纳入专项救治病种范围,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


  “我们在持续做好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肺癌、终末期肾病、结核病、包虫病、尘肺、白内障等15个大病专项救治基础上,增加肝癌、急性心肌梗死、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9个大病作为专项救治病种。同时结合健康扶贫,将高血压(三期或中期合并并发症)、脑梗死、重症哮等6个病种纳入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患者重大疾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自治区卫健委财务处(扶贫办)副处长马玲说,今年全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效落实“三个一批”行动措施,大力实施区域内农村户籍人口先诊疗后付费。


  目前,共有1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即“定定点医院、定临床路径、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进行集中救治管理。


  同时,今年将加强县医院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要求,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力争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


  以实施《中医药法》为主线,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以探索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促进健康老龄化,全力推动新疆卫生健康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来源 广电融媒体


  监制:许红涛 审稿:陈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