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生儿秒参保医保费用即时报销
以往,新生儿出生后办理医保需要先在公安部门办理户籍登记,外地户籍家长还需往返户籍地奔波办理;新生儿落户前产生的医疗费用,只能由家长先行垫付,待医保参保后再携带相关资料至医保经办机构报销。
8月13日,从市医保局获悉,为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我市正在推广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享服务。经过多次调研,今年3月起,我市选择在新生儿出生较多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开设新生儿“秒参保”试点,“足不出院”办理新生儿医保相关业务。在该院出生或就医的新生儿,其监护人在院内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参保登记窗口,可“一站式”办理包括新生儿医保参保登记、医疗费用报销、新生儿医保码激活、医保亲情账户等业务,实现新生儿医保“出生即参保、落地即享受”。
据介绍,我市将在全市设产科的定点医疗机构逐步推广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享服务,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 新生儿院内即可参加医保
8月初,孕龄30周的二胎妈妈李女士羊水破裂住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了一个体重不足1500g的男宝宝,宝宝直接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经评估,宝宝住院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李女士既担心孩子的病情,又担心医疗费用负担不起。
得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正在推广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享服务,在院内就能办理新生儿医保参保。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女士凭户口本、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宝宝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顺利为宝宝办理了医保参保。在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可即时结算,“新生儿医保从参保到待遇享受实现无缝衔接”。
作为二胎妈妈,李女士对第一个孩子办理医保时的情形记忆犹新。据她介绍,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办理医保时,先在医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再去公安部门落户,再到辖区街道办理医保参保登记,“来来回回耗时耗力”。
现在,新生儿参保从“多头跑”变为“一站式”出生医院办理,报销从家庭“先垫付”变为“免垫付”,办理时长从几个月缩短至几天,真正解决了新生儿父母的后顾之忧。
■ 亲情账户可“刷脸付”
除支持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外,我市瞄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编号参保后无法获得“社会保障卡”、不能申领“医保码”,需要先行垫付医疗费用的难题,争取省医保部门支持,凭新生儿出生证明编号核准即可下发“儿童医保码”,直接进行医保结算。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将新生儿的医保码自动激活、产妇和新生儿自动绑定亲情账户。在新生儿出院时,即可通过新生儿母亲的亲情账户展码支付。
为方便患者尤其是新生儿患者就医,近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在全省率先上线亲情账户“刷脸支付”。不用出示社保卡和智能手机,只需对着医保人脸识别设备按照要求操作,“刷脸”即可完成参保人及家人医疗费用的医保支付。对在该院出生或就医且已办理身份证的新生儿,可由父母代为“刷脸”直接链接新生儿医保账户,即可为新生儿挂号、缴费、医保结算等。已经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绑定的家庭,还可使用父母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新生儿相关医疗费用。
■ 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在医院就能直接报销生产费用。出院回家不到一周,1万多元生育津贴已经到账,不用再去申报。真是既省心又方便!”8月13日,享受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新政策的产妇洪女士高兴地说。
7月底,她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办理出院时,在医院工作人员引导下完善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回家不到一周,银行账户上就多了一笔生育津贴。
今年初,武汉市医保全面实现生育津贴支付事项“免申即享”。我市医保部门依据本地定点医疗机构的生育就诊信息,主动核定生育津贴,将资金拨付至用人单位银行账户。无需携带任何纸质资料到柜台申请,也不用通过其他线上渠道申请,出院结算后的次月即可到账。
目前,武汉市医保局正通过数字赋能、协同联动和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让医保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参保人。
(胡琼之 张静 陈明)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