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情况医保不能报销


  起付线以下医保不能报。起付线是医保报销的起付标准,各城市规定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门诊医疗、住院和大病报销都有不同的起付线,医疗费用在相应起付线以下金额,医保不能报销。以2020年北京为例,职工医保报销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年,住院起付线1300元(年度首次),大病医保起付线51383元;居民医保报销门诊起付线二、三级医院550元/年,一级医院100元/年,住院起付线三级/二级/一级医院1300/800/300元/年(年度首次),大病医保起付线39525元。具体标准参考各市社保局医保报销政策规定。


  超出封顶线医保不能报。除了有起付标准,医保报销还有最高限额规定,超出部分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不同城市同样有不同的类型医疗费用的封顶线规定,具体参考各市医保政策规定。。北京2020年为例,职工医保报销门诊封顶线为2万/年,住院医保统筹支付部分封顶线10万,大额医疗部分封顶40万;居民医保报销门诊封顶线4000元/年,住院医保封顶线20万/年,职工和居民大病医保无封顶线。


  超出报销比例医保不能报。除了起付线、封顶线,医保报销还有比例规定,超出比例部分费用不能报销。还是北京2020为例,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比例一级医院90%,二/三级医院70%,住院统筹部分报销按阶梯和医院等级报销比例在85-97%,大额医疗统一85%;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不同等级医院比例在50-55%,住院报销比例75%-80%,大病医疗60-70%。


  超出范围项目医保不能报。按照规定,医保报销范围根据诊疗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有5类诊疗项目医保不报销:1)服务项目类: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等特需医疗服务;2)非疾病治疗类:美容、健美、矫型、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医疗咨询、医疗鉴定;3)诊疗设备及材料类:PET、CT、激光治疗仪等检查、治疗项目。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4)治疗项目类:器官或组织移植,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等。5)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科研性、临床验证诊疗项目。这些特殊类医疗项目费用,医保都不能报销。另外3种情况造成的医疗费医保不报销:1)应从工伤保险基金、第三者或公共卫生负担的;2)境外就医。 第三者不支付或不确定的,由医保垫付事后追偿。


  不在定点医院就医可能不能报。各地医保是有规定的定点医保医院的,而且不同等级医院()就医治疗和住院,报销比例都不一样。医院一般分为甲类医院和乙类医院,甲类医院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一般情况下,每人可选择4个医保定点医院(包括1个必选社区医院)。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可以直接刷医保卡结算,住院也可以直接报销,不是医保定点医院,在某些地区不是定点医院根据当地社保政策,有可能不能报销。当地的医保定点医院目录,在社保局网站或支付宝—市民中心—医保—医保定点医院入口都能查到。


  超出医保药品目录不能报。国家医保局每年公布最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只有在目录范围内的甲类用药,医保才可以全部报销,乙类只报销80%,不同地区报销比例不同,丙类、进口药/器械等都不能报销。


  医保断缴超1个月不能报。目前大部分城市规定,停止缴纳医疗保险费次月起停止享受待遇。同时不同城市,医疗保险有不同的缓冲期,比如规定,90天内补缴医疗保险费的,从缴费次月起享受医保待遇;超过90天180天内补缴医疗保险的,3个月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180天以上补缴医疗保险费的,6个月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如果中断后超过期限未补缴的,视同重新参加医疗保险,中断前的缴费时间不计入连续缴费时间。目前很多城市规定大病医保与连续缴费年限相关,比如广东规定,连续参保时间不足12个月的,支付比例为60%;12个月-36个月,支付比例为75%;而超过36个月的,支付比例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