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等候零次跑标准化 义乌医保窗口打造三个便民新常态
今天(8月30日)上午,记者从义乌市人社局了解到,"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截至目前,在慢特病种核准方面,已减少群众跑窗口6902次,并充分运用"互联网+人社"的建设成果,通过信息延伸,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慢性病种证,并已在义乌市中医医院开展试点,日后将在市内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广。
今年来,义乌市人社局医保窗口深入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坚持效果导向,倒逼自身改革,以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为总原则和总目标,成功打造"零等候"、"零次跑"、"标准化办理"三个"新常态"。
改革升级窗口经办模式
打造"零等候"新常态
如何让办事群众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能有更加鲜活的获得感?义乌市医保窗口在打造群众办事"零等候"上下足了功夫。
据悉,义乌市医保窗口做法首先是真正实现一窗综合办理,为此,他们打破按业务科室分开受理的传统做法,实行"一窗通办、集成服务"的综合柜员制,从群众角度出发,合理规划窗口设置,所有医保窗口均能实现医保业务"一窗通办"。
"我们的目的是充分减少群众在窗口办事的等待时间。"医保窗口负责人介绍,"除了真正实现一窗综合办理外,我们主要采用两个办法,一是精简材料,医保所有事项共计精简了材料30份,缩减幅度达54%,截至目前共计减少群众提供材料超5万份,取消了所有复印件环节,所需留存材料全部实现电子化存档,尤其是实现了医保业务经办零证明,充分降低了群众办事的门槛;二是多种办理模式齐头并进,即时办理、收件办理、预约办理同步操作,办事群众窗口等待时间较原来缩短一半以上,基本实现即来即办零等候。"
病人看病的事情在医院解决
打造"零次跑"新常态
据悉,自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义乌市医保窗口通过各项改革举措已减少办事群众跑窗口共计22832人次。
"从医保工作的特殊性出发,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病人看病的事情在医院解决’的理念。"医保窗口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做法是职能转移,除升级优化慢特病种证核准流程外,我们还将转外就医登记备案下发至市内二级以上定点医院,由原来的医院出具转诊单后再到医保窗口办理,改为直接在医院完全办理,截至8月底已减少群众跑窗口9349人次。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医保经办信息系统向市内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延伸,把本市范围内发生的零星费用力争在医院端就解决报销。
"更重要的发力点还是在‘互联网+人社’建设上面,"医保窗口负责人介绍:"通过信息联网,我们实现了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比如我们实现了定点单位医疗费用审核结算网络对账,由以前的每月报送纸质结算报表升级为通过网络发起结算申请,网络对账无误后完成结算工作;实现了特殊用药、特殊诊疗的网络备案,办事群众无需再携带备案表到医保窗口审核盖章,改为由医院端医生通过网络发起备案申请,医保处网络审核后备案成功;实现了未办理转外就医备案人员的联网结算,办事群众到省内异地定点医院就医,即使未办理转外就医备案也能实现联网结算。"
据义乌市医保窗口负责人介绍,义乌市作为我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唯一参保地试点城市,试点成效显著,目前义乌市市共有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顺利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是我省内开通跨省直接结算医疗机构最多的县市。
下一步,义乌市还将根据国家和省人社厅统一安排,全面实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既能避免跨省异地就医垫付医疗费用,又能减少办事群众跑窗口。
不折不扣落实改革成果
打造"标准化办理"新常态
"作为全省唯一获批国标委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医保经办机构,我们着力将‘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融入到窗口标准化建设当中,"医保窗口负责人介绍:"为此,我们印制了医保经办标准化办事指南,实现了办事事项‘名称、依据、材料、流程’的标准化,摆放在窗口醒目位置;我们还开展了医保业务办理标准化工作知识测试,全体工作人员对改革的具体做法,改革所涉及的流程优化、资料缩减都有了统一认识,能够以窗口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统一答复口径、统一业务经办。"
义乌市医保窗口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医保窗口将继续培育全体工作人员的最多跑一次价值观,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经办能力和服务能力,固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