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发布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参保人可以“看病不带卡,只用医保码”。


  “互联网+医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设想变成现实。


  医保电子凭证:


  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医保电子凭证”究竟是什么?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电子凭证是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中参保人的唯一标识,是打通医保线上服务的金钥匙。与实体卡或其他电子卡相比,医保电子凭证有四个突出优点。


  一是方便快捷。


  医保电子凭证不依托实体卡,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应用丰富。


  医保电子凭证广泛应用于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医保各业务场景,一张电子凭证,可以办理所有的医保业务。


  三是全国通用。


  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凭证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可以说“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四是安全可靠。


  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首期先行测试的7省市参保居民


  可以开通使用


  后续全国其他地区


  也将陆续开通使用


  “互联网+医保”这盘棋每一步都下得很稳


  医保电子凭证的意义单单只是解决了线下实体卡的问题,让参保人看病更方便吗?


  当然不是。在“互联网+医保”这盘棋里,医保电子凭证只是其中一步。


  实现“一人一码”“扫码支付”,其实相当于打通了基本医保支付闭环中最厚的技术壁垒。在解决线上参保资质确认、医保支付等基本问题的同时,也为未来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等线上业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除了医保支付凭证,在“互联网+医保”这盘棋里还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


  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搭建国家和省两级医保信息平台,提高全国医保的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公共服务、经办管理、智能监控、宏观决策四大类14个子系统。这是胡静林局长提出的医保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很高也很难实现的目标,但却是推动我国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时代医保要继续跟上步伐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不断探索创新,深入研究引入5G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加快完善电子凭证功能和推广应用,不断优化设计、完善功能、简化流程,提升群众使用体验,加强业务协同,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便民举措更加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


  那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医保还将在哪些工作领域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医保”也势必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网上售药的放开做好准备。


  12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就将正式生效。新版药品管理法以“黑名单”的形式划定了药品网络禁售范围,并没有直接禁止网售处方药。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国家特意为将来放开互联网销售处方药所留的法律口子。


  最后


  Mr.YB再为大家附上3种


  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方法


  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发了相应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届时参保人可在各大主流APP商城、应用商店下载使用;也可以打开支付宝“卡包-证件”,选择“医保电子凭证”,并激活、进行身份验证后使用;在微信关注“我的医保”公众号,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也可以开通使用。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激活方法↓↓↓


  视频加载中...


  在已经开放的试点城市,可通过国家医保局的APP来激活:


  △支付宝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页面


  微信激活方法


  支付宝激活方法


  在支付宝首页搜索“医保电子凭证”,同意领取并经过刷脸认证后,即可一键将凭证放入支付宝“卡包”,今后刷手机就能轻松完成医保支付。目前使用该项服务,还能得到支付宝随机立减红包和蚂蚁森林能量。


  问题来了


  医保电子凭证安全吗?


  手机丢了怎么办?


  医保电子凭证安全吗?


  对此,国家医保局表示,“安全性可以放心”,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加密算法,动态二维码展示,以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主管:成都市医疗保障局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医疗保险


  想了解更多成都医保信息请关注成都医保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