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到底保不保?台湾健保与大陆医保对比之下,差距大到让人有点想不通。


  咱们聊聊台湾健保吧,这制度一听就是“全民健康保险”,听起来像是有病都不用愁对吧?但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最近一个大陆朋友就问我,台湾的健保是不是能包肾移植手术的费用?这问题乍一听还真把我给问住了,毕竟健保有它自己的规则。于是,咱得好好扒一扒。


  **大陆医保:换个肾,能报多少?**


  先说说大陆医保。朋友他爸换肾,整个手术和治疗搞下来,按理说是一大笔钱,但最后呢?经过职工医保和大病二次报销机制,他爸竟然只自付了6万元!你没听错,几百万的手术费,最后只花了6万,这医保报销比例真够惊人的。大陆医保根据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报销比例也有高有低。职工医保覆盖得不错,退休职工尤其优惠。更妙的是,大病还有二次报销机制,真真是雪中送炭,简直是“重症医疗免死金牌”。


  那么台湾呢?健保看起来是“全民”,但实际执行起来,尤其是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是不是那么“无敌”呢?


  **台湾健保:你以为全包,其实有盲区**


  台湾的健保制度是强制性的,所有人必须交钱,不能说不参加。2024年的健保费率是5.17%,缴费方式比较灵活,雇主、个人和政府一起分担。这种模式让人人有保障,家庭也不怕突发的大病。但是,这一套机制在重大疾病治疗时到底有多大作用?


  举个例子,我阿姨得了肺腺癌,这可不是个小病。按道理,台湾健保应该给力吧,住院、检验、手术这些都在健保范围内,确实没话说。但是!关键来了,要是你想用进口的靶向药,健保就不管了。像我阿姨为了治病,吃了进口药,一盒下来近10万人民币,差点没吓晕全家。这可是大数目,健保虽然罩得住大部分的基础治疗,但到了某些“高科技”药物或器材,想省钱?对不起,得自己掏腰包。


  听着是不是有点无语?明明全民健保,却在关键时刻“拉闸限电”,这跟大陆医保那种“二次报销”的概念还真不一样。


  **健保VS医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比起大陆的医保,台湾的健保制度虽好,能包大多数治疗,但并不是万能的。大陆医保有不同的报销层级,特别是大病还能二次报销,减轻不少经济压力。而台湾健保这边,一旦遇到不在覆盖范围内的药物或治疗,患者就只能认命了。说白了,健保的保护网是有弹性的,摊开时能兜住大多数人,但遇上那些“尖端”的高科技治疗,谁用谁知道,“钞能力”才是最后的底气。


  当然了,两边的制度各有优劣,台湾的健保在常规治疗中覆盖确实很广,收费也相对平摊,人人有份,不会出现一场病就让家破人亡的情况。但是呢,在一些前沿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上,它确实“留一手”。毕竟全民保险的资金池是有限的,健保能做到的已经不少了,只不过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结尾:理想中的健保到底该是什么样?**


  最后我们要问的是:如果健保连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都没法覆盖,那它的“全民”意义是不是打了折扣?当我们在夸健保普及和制度完善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考虑到那些“网不住”的人和事?面对这些缺口,难道只能靠个人去承担?对此你怎么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不良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