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和大家聊了一下,关于医保DRG改革的话题:


  包括什么是医保DRG、改革后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普通人应该怎么应对等等。


  内容发布后,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后台留言,


  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一个是以后怎么可以用上好药,包括进口药、原研药;


  另一个是医保DRG改革后看病费用报销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国家医保局已经给出了明确方案:


  2025年内将会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其中就有大家非常关心的进口药、原研药。


  那什么是丙类药?医保又能不能报销?


  以及医保DRG改革后看病费用问题,我们这次都会给大家详细讲讲。


  01


  医保丙类目录有什么用?


  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用药分为3类:甲类、乙类和丙类。


  过去,我们比较常用到的药,是甲乙类药:


  甲类药:使用广泛且治疗费用较低,医保全报,比如常见的感冒药。


  乙类药:疗效好、但价格略贵一些,医保报一部分,个人自费一部分,比如一些慢性病药。


  虽然国内能卖的药差不多有20万种,但医保甲乙类加起来才3000多种,占比仅仅有2%。


  剩下不在这两类里、没法走医保报销的药,我们都习惯叫它们丙类。


  丙类药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比如CAR-T疗法,


  不过费用高,超出【保基本】定位,所以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需全自费。


  这次官方出手,专门挑出一批效果好但昂贵的新药,正式弄了个【丙类目录】。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有点疑惑:


  既然丙类药本身就要全自费,那搞个【丙类目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要提到今年全面落地的医保DRG改革了。


  虽然本意是为了医保价格透明化,以及减少大家被过度治疗等问题,


  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医院或者医生为了控制费用,


  一些进口药、原研药就很难开出来。


  甚至在第十批医保集采,原研药几乎不在范围内。


  现在开通了【丙类目录】,


  一来有机会缓解用药难等问题:


  因为丙类目录药品不受DRG限制,不纳入集采考核范围。


  以后医生开丙类药,不用担心影响业绩。


  二来,由医保局牵头协商,丙类目录的药多少能便宜点。


  三来,可以让保险公司充分参与进来,把丙类目录纳入保障范围,


  制定好了目录,也可以为商业保险的支付创造好条件。


  也许以后丙类药品在结算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商保结算,不用走后期报销流程。


  但【丙类目录】也不是来拆医保DRG改革的台,


  如果医保甲类或乙类中,已经有集采的相关药品,丙类目录可能就不会重复出现。


  毕竟还可能会和商保对接,有同类型便宜药不开,却直接开高价药,保险公司也未必乐意。


  02


  以后看病怎么可以少花点钱?


  虽然说丙类目录还没出台,具体范围我们也还都不知道,


  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丙类药品一定会是医疗中必不可缺的一环。


  所以,未来医疗费用报销的发展趋势,


  很大概率就是医保保基本,商保保品质:


  甲乙类这些基础药,就由医保报销,保证大家都能看得起病;


  丙类里面那些贵的创新药、进口药,要么自费、要么是商保报销,满足多元化的就医需求。


  想要看病少花钱,商业保险还是得配上。


  能够报销医疗费用的商保,比如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


  以尊享e生2025为例子,


  随着医保DRG改革后,产品也跟着升级,


  处方外购药械,不限清单,一般住院医疗和重疾医疗,都能用,保额高达300万。


  癌症特药种类高达312种,其中257种抗癌药、30种罕见病药、6款CAR-T药和4款NTRK广谱抗癌药等等。


  不管是社保目录内的甲乙丙类药,还是院外好药,


  只要符合理赔条件,达到理赔门槛,在国家药监局批准名单内,都能报销。


  另外,就医范围除了公立医院外,还支持全国102家私立/民营医院,


  如果担心公立医院用药限制,也可以考虑好一点的私立医院医疗资源。


  对于预算充裕一点、追求医疗资源和体系的朋友来说,中高端医疗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基本都可以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指定私立医院等费用,


  如果以无社保身份投保,就不依赖社保报销,从而绕开医保DRG限制,


  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药物,同时就医舒适度也比较高。


  03


  写在最后


  以前,我们总觉得有医保也就够用了,


  但随着医保DRG改革,政策都是在动态调整中。


  医保大概率就是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看病需求,想要用药自由、转移高额医疗费用,


  商保同样不可或缺。


  期待丙类目录尽早落地,以及更多利好的医保政策出现。


  你对医保即将落地第一版丙类目录药有什么看法?


  欢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