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18日起,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的9个城市被纳入新一批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地区,以后在长三角地区看病,只需要拿着一张医保卡,就能直接进行结算啦。


  具体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


  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实现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理“零跑腿”


  搭建全省医保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医保部门数据仓,通过异地参保信息数据交换,实现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理“零跑腿”。


  推进省内医保异地定点医疗机构自费结算医疗明细数据、电子发票向全省异地就医平台汇集,实现零星费用报销“网上办”“零跑腿”。推动定点医药机构上传门诊电子病历,逐步取消纸质证历本,实现医保证历本电子化。


  确保挂号就诊、检查检验、费用结算、配药等“一码通”


  落实医疗救助费用报销“一件事”,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鼓励各地探索“3+N”一站式结算模式,将其他补助待遇纳入直接刷卡结算范围。


  打通就医“一件事”,医保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强化沟通联系,共同推进“两卡融合、一网通办”,打通参保人员就医全流程,确保挂号就诊、检查检验、费用结算、配药等“一码通”。


  做好出生、身后“一件事”,推进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新生儿参保登记、缴费等工作;积极配合民政、公安等部门做好死亡参保人员的医保注销、待遇终止等工作,提供覆盖参保人员全生命周期的便捷服务。


  打造医保经办30分钟服务圈


  打造医保经办30分钟服务圈,全面推行部分医保经办窗口功能前移至医院、银行、基层站所。


  推进“社银联通”,将参保登记、人员信息变更等事项下放至银行网点。探索“受办分离”模式,逐步将参保登记、证明开具、待遇支付等事项下沉至基层服务平台。


  杭州作为试点城市,进展如何了呢?


  在杭州市一医院,一个星期前带着丈夫来医院做咽喉手术的安徽姑娘苏贝贝,正在办理出院的结算手续。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而让一家人同样高兴的是,相比较两三年前来杭就医,这次的结算手续便利了很多。


  //////////


  //////////


  不用前期垫付资金,也不用到医保地报销,目前杭州已经实现全国住院一卡通。不过相比住院病人,医院的门诊量更为庞大,自4月18日启动试点以来,杭州6家试点医院已经实现了与长三角地区医院的平台互通。不过医院方面工作人员介绍,平台打造好了,但到每一家医院还需要对各家医院原有结算系统进行升级,以市一为例,医院已经实现了上海一地的门诊直接结算,对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互通工作正在进行中。


  目前浙江开通门诊异地结算的医院共13家,杭州就占了6家,除了市一外,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省立同德医院、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及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目前杭州的门诊异地结算工作,也正在向更广更深范围推进。


  //////////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


  方健国:


  “指导淳安、桐庐、 建德等县市的医疗机构,加快医保结算系统的改造 。第二要扩大主城区医疗机构范围,能够尽快纳入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打破了长三角地区间人才要素流动的壁垒,促进效益的提高,效益的最大化。”


  ▼ 更多精彩推荐 ▼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杭州台记者朱丹报道


  值班编辑:张媛


  责任编辑:胡碧瑢


  长按二维码可加关注


  扫描下载杭州之家APP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