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下周起调整24项医疗服务价格
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晓宇 吴雨伦 通讯员/穗医保宣)近日,广州市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等3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专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自2024年12月30日起,广州将对24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其中13个项目价格下调,11个项目价格上调。该方案覆盖广州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广州对“CT扫描”“磁共振扫描”以及“PET/CT”等13个项目价格进行下调,降幅最高达到27.8%,平均降幅15.7%。据估算,每年总体可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约3亿元。
例如,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较常应用的磁共振平扫(1.5T以上)项目,其价格从840元下调至628.52元,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超1亿元;而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的“PET/CT(全身显像)”项目,价格由6375元下调至5599.56元,每次检查收费降低775.44元。除此之外,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磁共振心脏功能检查等常见项目价格也有调减。
在大型检查项目价格下调的同时,广州同步落地国家和省多项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如对“癌胚抗原测定”等36项检验类、麻醉类项目价格进行限价调整,绝大多数项目价格下降,通过系列政策协同发力,切实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此次价格调整充分考虑了医疗资源配置,11个项目费用上调,调升项目的增量费用可按规定报销。值得关注的是,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一般诊疗费未作调整。
以普通门诊诊查费为例,调价前为10元,广州职工医保可报销7元、自费3元,居民医保可报销5.5元、自费4.5元;调价后,诊查费为13元,职工医保可报销10元、自费还是3元,居民可报销9元、自费降为4元。调价前后,参保人每诊次个人实际负担基本保持稳定。
对于“关节穿刺术”“经颈静脉透析管植入术”等技术难度较大、操作复杂的治疗项目,价格也有同步上调。考虑到患者治疗需求、参保类型及医保待遇各有不同,因此调价对每名患者的具体影响将存在差异。但综合检验检查及手术类项目价格下调情况,群众的总体就医负担是减轻的,特别是对重症及肿瘤患者来说,其相关医疗费用支出可大幅减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