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在2020年年底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出炉后,119种新药入围,221种国家谈判药品也正式实施新的医保支付标准。


  与往年相比,2020年谈判降价调入的药品数量最多,惠及的治疗领域最广泛,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


  其中,多个获批不久的生物制剂在成功与国家谈判降价后进入了医保目录。例如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司库奇尤单抗,医保落地后,每年可为患者降低三分之二的费用。


  “前两天查房时患者还在问医保相关的事情,医保落地后,他们想用生物制剂司库奇尤单抗进行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及皮肤性病科主任蒋献表示,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治疗,从治疗方法上开启了新希望。而医保落地后,更加有利于长期慢性银屑病患者维持治疗。


  患者:


  夏天不敢穿短袖、短裤 不能带孩子游泳


  患者张先生(化名)患有银屑病多年,发病期间,每天早上起床,就要面对床单上到处掉落的皮屑。夏天无论气温多高,他都不能穿短裤、短袖,四肢上大面积的红斑、鳞屑,总让他觉得路人异样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最让张先生为难的是,夏天,孩子总吵着要爸爸带自己去游泳,而他却无法对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去。


  不仅如此,因为银屑病是全身免疫性疾病,张先生还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第一年使用司库奇尤单抗这种新药后,效果明显。当年夏天,张先生就能够放心地穿上短袖、短裤,也如愿带孩子去了游泳池。但一年近10万元的全自费药品价格,让普通工薪家庭的他望而却步。


  “前几天查房,住院病人就在咨询,成都医保落地之后,能不能用上司库奇尤单抗这个药。”蒋献说,从医院科室到患者,都对落地后的生物制剂药物很是期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及皮肤性病科主任蒋献。


  “在进入医保之前,患者第一年全自费药品费用大概是95000多元,后续维持期以后,也需要7万多元。”蒋献介绍说,3月1日医保落地后,患者首年治疗大约需要3万多元,后续维持期全年2万多元,医保还能报销一部分。


  银屑病在我国发病率约0.47%


  34%的银屑病患者有过自杀念头


  蒋献解释说,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症状是全身红色斑块、丘疹和银白色皮屑,其他类型的银屑病还伴随有全身脓包、红皮,关节损坏,合并代谢性疾病,比如“三高”,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为严重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继发感染、高热,低蛋白血症,多器官衰竭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银屑病患者。


  根据2010年的相关数据,银屑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47%,患者人数超过650万,约30%的病情已发展为中重度。


  除了身体上的病痛,银屑病在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北京大学国际医药管理学院2018年“银屑病疾病负担和生活质量调查报告”,89%的患者表示有精神压力;78%的患者曾遭受过歧视;34%的患者因患银屑病有自杀念头,5%的患者曾实施过自杀行为。


  “虽然不是彻底根治,但通过医生科学地管理、随访,银屑病完全可以实现临床治愈、控制病情。”蒋献说。只是之前使用的常规治疗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对肝脏、肾脏可能会产生毒性等。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


  打开了新的“窗户”


  生物制剂的使用,开启了银屑病治疗的“新元年”,打开了新的“窗户”。蒋献解释说,随着医学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逐渐完善,发现银屑病的发病通路中,一些炎症因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炎症因子靶点,开发相关靶点抑制的生物制剂,临床效果确实非常好。


  据了解,生物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是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之一,2019年3月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全人源白介素-17A(IL-17A)抑制剂,可特异性阻断任何来源的IL-17A来发挥作用。


  “以前患者第一年费用近10万元,而且全自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负担很重。”蒋献说,纳入医保后,价格可以承受,更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银屑病控制好了,患者后期出现代谢性疾病的概率降低,也可以节约后期医保费用。”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