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批秒办”
“我还没出院,就在医院为宝宝线上办理好预参保和报销业务,真省心!”今年春节期间,赖女士在厦门弘爱医院迎来小生命的诞生。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仅用几分钟就实时结算报销了新生儿医疗费用共计1200多元。
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办结是厦门在全国首创推出的服务项目,创新实现出生“一件事”“秒批”办结,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让新生儿家庭实现医疗费用报销“一趟不用跑”。
据了解,以往在厦门,对新生儿住院产生的费用,家长需先行垫付,然后在3个月内前往派出所、居委会、税务部门、社保窗口等部门办妥孩子的登记落户、参保缴费、制作社保卡等手续,最后才能在缴费到账后持社保卡、收费票据等资料到医保窗口现场申请报销医疗费用。由于涉及部门广、时间环节长、材料要求多,很多经历过的新生儿家长都表示颇为头疼。
厦门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新生儿医疗费用报销是医保窗口的高频业务,长期居高不下,窗口容易出现排长队现象,服务效率也难以提升。
以问题为导向,医保部门转变观念、转换视角,将新生儿需办理的多个事项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出在手机端一次性办结新生儿参保、缴费、费用报销全流程事项。厦门市户籍产妇及持有厦门市居住证、在厦参保且正常缴费的外地户籍产妇在住院期间,就可以通过手机操作,为新生儿预参保,在缴费后获取“儿童医保码”,凭码在医院直接结算。厦门“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还获得全国医疗保障经办精细化管理服务典型案例三等奖。
“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是目前厦门60个“秒批秒办”的审批服务事项的典型例子。
为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厦门市行政审批管理局会同各审批服务部门跳起摸高、对标先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审批服务“零人工受理、智能化审核”,实现“秒批秒办”。目前,厦门市级12个部门60个审批服务事项可“秒批秒办”,涉及部门数、事项数全省第一。事项囊括涉及公安的赴港、澳、台团队旅游和个人旅游签注,机动车所有人信息变更备案等,涉及医保的职工异地工作医疗保险备案、健康综合账户家庭共济网办理等,涉及人社的就业失业登记等,以及涉及住房保障、海关、税务、交通运输、文旅等多部门的服务内容。
市民黄平说,不久前办理公积金业务的便捷体验让她印象深刻。“听早几年办理的同事说,以前需要准备从婚姻状况证明到家庭住房面积查询表等各种纸质材料,走流程挺麻烦的,而现在我办理公积金提取只需要刷刷脸,审核通过后立马就到账了。”
据了解,目前,市民只要通过厦门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厦门公积金App、支付宝、微信、闽政通、“i厦门”App等网上办理渠道,就可足不出户实现公积金提取、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外地户籍职工离职离厦销户提取公积金等15项高频事项“秒批”。去年1—11月,厦门市单位和职工通过网上“秒批秒办”缴存业务1040927笔,占全部办结量的66.87%;“秒批秒办”提取业务249929笔,占全部办结量的84.34%;涉及公积金的15项网上自动“秒批秒办”高频事项占线上线下总办件量的90.91%。
“‘秒批秒办’不仅让群众直接受益,也促进部门效能提升,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厦门市行政审批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不仅企业和群众申请相关事项可7×24小时全天候办理、全程网办、即时获取结果,政府部门间也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解决部门数据共享难顽疾,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而且,通过系统的自动审批,实现无人工干预,既极大地解放人力,又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有利于强化廉政监督。
据介绍,目前,第二批“秒批秒办”服务项目正在策划中,将进一步推进涉企事项和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