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投用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系统 守好群众“看病钱”
近日,南岸区医疗保障局综合运用国家医保编码、市场监管部门的药品耗材追溯码,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成果,开发投用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系统2.0版(血液透析场景监控)。这也是重庆首批能对具体治疗场景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的智能监管系统。
南岸区一家试点血液透析门诊机构里,40台血液透析机及35张治疗床,正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尽管患者人数不少,但患者什么时候来的,哪位患者躺在哪个病床,患者用了什么型号的透析管,在10多公里外的南岸区医疗保障局控制中心里,全部一目了然。
“我们在两家血液透析门诊机构进行试点,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人脸认证识别机等设备,对就医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南岸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其他普通摄像头不同的是,只要患者躺在病床上,这些摄像头就能自动进行人脸识别。
同时,南岸区医疗保障局还为门诊医护人员配备了手持终端。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时,需要手持移动终端实时上传耗材条码,系统会自动将其与医保系统内耗材使用记录进行比对。经过多方数据的综合比对、患者人脸捕捉等,系统一旦监测到问题就会自动预警,监管部门可实时进行比对核查。
“以前,现场检查是常态,费时费力,效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该负责人说,即使南岸区医疗保障局的行政执法人员全员出动,一晚上也最多只能对2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简单抽查。而智能监管系统上线后,可以实现24小时全过程智能监控,大大提升医保基金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水平。
南岸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始终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骨科、血液净化、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聚焦重点药品、耗材,聚焦诱导住院、虚假就医、伪造医学文书、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健全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以来,南岸区医疗保障局已警示约谈定点医药机构63家次,处以行政罚款124.34万元。通过组织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医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共对40家医疗机构500余人次进行医保政策培训。该项系统的运行,不仅可以发挥医保监管震慑作用,巩固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我们计划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区所有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定点医药机构,力争在全市医保系统形成全要素可复制推广的信息化智能监管模式。”南岸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系统现已正式接入“渝快政”系统,为下一步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跨行业、跨部门以及更多场景应用开发做好了基础准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