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技双赋能,眼科手术不再让患者做选择题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做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选择贵的还是便宜的?想要眼睛看远处更清晰还是看近处更清晰?如今,通过政策科技双赋能,患者在降低治疗费用的同时能获得更好的术后体验,不再需要艰难地做选择题。
3月5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两会健康策”眼健康专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跃国和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院长、杭州市医学会屈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君讨论了长期困扰中老年人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话题。
“做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体现在已全面降价,同时医保报销的比例还提高了。”陈跃国表示,以往人工晶体价格较贵,若要实现白内障手术之后裸眼全程清晰的状态,则需要选择价格比较高的人工晶体,因此不少患者只能对“看近处清晰”或“看远处清晰”做出选择。而政策赋能减轻了白内障患者的负担,能够用更低的费用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同样受益于政策赋能的还有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患者,其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患者每年注射费用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现在眼科手术整体安全性提升了,手术创伤减少了,同时术后恢复速度也更快。我们在持续提升手术质量的同时,更执着于追求手术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治疗,致力于通过科技的力量,提升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张君表示,眼科手术的精准化进程,创新是关键驱动力。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晶体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其功能越来越仿生。其中,高清三焦点人工晶体表现尤为突出,它突破了传统晶体的局限,能够提供自然的全程视觉,从远到近都能清晰呈现,满足了患者对于个性化视觉质量的追求,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张君表示,在晶体计算和手术方案设计方面,传统计算公式采用回归模式,在复杂角膜情况下表现不佳。经历了前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团队研发了ZZ公式,即通过“光线循迹”的算法,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处理复杂情况。该算法已在4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显著提升手术精度和患者满意度。
如何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精准规划手术?陈跃国表示,通过科技赋能,设计出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已变得更加成熟,眼科术前的沟通交流方案,不再是让患者艰难地做选择题,而是真正落实到每位患者的手术需求上,让更多患者能够达到理想的术后状态。
责编:李益萌
主编:田茹
校对:乔靖芳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