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顿江鹏 范春阳 卜德忠


  从医16年来,他始终初心不改,责任不怠,以医者的仁慈之心、博爱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接诊每一位患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他一直以来的职业追求;精益求精、妙手回春是他不断开拓的前进道路。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他始终以医生的信仰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前行。他就是瓜州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马尚林。


  情系病患,练就精湛医术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作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马尚林时刻牢记职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位置上,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为了不断提升医技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他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不断通过网络自学自修、请教前辈、外出进修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学习使他迅速成长为瓜州县人民医院一名业务骨干,在中医运用针灸和药物结合治疗中风、头痛、哮喘、胃病、风湿病、颈肩腰腿痛等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所开展的中医治未病“冬病夏治”疗效显著,年诊治病人数达300余人,治愈率达80%以上,2015年荣获瓜州县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竞赛一等奖,被评为首届瓜州县“十大杰出青年”。


  丹心仁术,妙手回春医患者


  他深入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他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医生只有德艺双馨才能更好的救治他人,医疗技术的提高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勤奋的理论学习,而对待患者沐浴春风的态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疼痛。一句问候、一句安慰对患者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视患者如亲人,他说“有病人找我看病,那是信任我,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2012年5月,有一个年过七旬患有“贲门癌”的老人前来就诊,当时老人精神状态极差,喝口汤水都很吃力,马尚林用中药经过精心的治疗调理,老人病情好转,出院后按照他的嘱咐持续调养治疗了一段时间,老人生活基本上达到了自理。


  在2016年的8.26特大交通事故救治中,他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精心研制出一种防烫伤效果极佳的药物,亲手为30余名患者上药,极大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他眼里,早已把单纯的医患关系变成了亲情关系,有时患者只是来咨询,他也总能耐心倾听、解释,使患者消除心中的疑虑。2018年他被评为瓜州县人民医院“十佳医师”。常年在医务工作一线,他深知患者的不易,为了使偏远乡镇前来就诊的患者能按时就医加班熬夜成了常态。他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合理用药、科学治疗,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时,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从医多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医疗方面的新进展、新动态,不断获取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同时他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5篇,省级学术论文2篇,完成市级科研课题2项,获酒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瓜州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剂方药保健康


  作为一名医技精湛的中医科医生和科室负责人,如何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他肩上承担的重任。多年以来,他始终以身作则,坚持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精神。同时,他每周都要举行业务学习交流会,并亲自主持对近期遇到的典型病例作深入分析、深入交流,引导年轻医生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把医疗质量关和安全关。为了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他要求科室骨干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医生尽快熟练业务,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科医生。在平时工作中,他总是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将熟悉解剖、精细操作和术后密切观察处理作为中医科医生最基本的要素去要求,在他的带领下,中医针灸理疗科、风湿骨病科先后获评酒泉市重点专科,科室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患者满意度达到98%以上,来自四面八方感谢的锦旗挂满了科室办公室的墙壁。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剂方药保健康是对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古人曰:“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马尚林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认真履行“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医疗卫生事业中,甘愿做一个护佑人民健康的忠实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