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两周年 莱芜医保交出人民至上精彩答卷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1年3月15日,莱芜区医疗保障局成立两周年。两年来,莱芜医保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精彩答卷。
坚持党建引领 政治建设成效显著
班子坚强有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发挥党组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支部团结聚力。以主题教育夯实党建基础,精心培育“莱医保·享服务”党建品牌,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双报到”、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活动;派出1名党员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名党组成员加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组,合力推动党建工作。
队伍清正廉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打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廉洁勤政、保障有力、服务为民”的医保铁军队伍,积极开展执法检查,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组监督,主动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织密民生保障网 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全面实行市级统筹。自2020年1月1日起,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在济南市域内实现参保范围、筹资标准、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经办服务和信息管理“六统一”,同时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医保红利持续释放,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市级统筹带来的实惠。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向辖区内24家定点医院拨付医保基金163万元,及时将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通过缓缴方式延长用人单位缴费期限,阶段性下调医疗保险的缴费费率,为5316家企业阶段性减免医保金额6380.4万元,为43782名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累计减免医保金额1754.9万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尽报,2020年为36037名贫困人员代缴864万元,看病就医10319人次,报销医疗费用近3500万元,11501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救助金额1681万元,切实减轻了个人就医负担,有效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
药品集中采购成效明显。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集中采购113种药品,药价平均下降幅度56%,节约医保基金4407万元,一批贵族药变成平民药,群众用药负担明显降低。
强化基金监管 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监管机制更加规范。制定监管工作计划和定点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建立全区医保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名录库,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实行网格化分级分类管理,组建医保专家库,强化智能监控手段,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聘任医保社会监督员13名,形成制度支撑、社会监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基金监管长效机制。
基金监管严密有力。两年来,共约谈定点医疗机构39家次,解除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18家,对29家定点医疗单位违规违约进行处理,市区联合飞行检查追回基金1202.63万元,其中莱芜区定点医院自查整改追回违规基金21万元,处理行政处罚案件1起,罚款1.1万元,协议扣款追回医保基金201万元,总计1567.73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优化经办服务 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推行“一次办成”,47个公共服务事项提供“掌上办”“网上办”“不见面办”“最多跑一次”等多种方式办理,1项服务实施“跨省通办”,15项服务实施“全省通办”;经办流程再造,率先取消市内定点医院转诊手续、不再降低报销比例,减免办事材料和缩短受理、报销时间,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
网格化便民服务模式全面启动。在全区建立45家医保工作站,配备787名医保工作协理员,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设立5个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缴费点,满足了群众就近享受“家门口医保服务”的需求,真正打通了医保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医保电子凭证全面推广。全区逾30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77家定点药店、40家定点医院开通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莱芜市民跨入“一码在手,医保无忧”的新时代。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跨越提升号角的吹响,莱芜医保必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推动全区医疗保障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和谐新莱芜贡献更大医保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