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参保有“医”靠 家家健康享平安——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解读
内容摘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解除后顾之忧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重大民生工程。
目前,黔西南州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缴费工作已经启动。为提高群众对2025年居民医保政策的知晓率与参与度,记者采访了黔西南州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州医保中心主任韦黄曼,对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等医保政策进行解读,回应群众关切。
医保筹资标准和征缴时间
居民医保采取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定额筹资模式。2025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不低于每人1070元,其中财政补助不低于每人670元,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00元。
城乡居民医保征缴集中宣传
“今年个人缴费标准提高了20元,财政补助提高了30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增加幅度首次低于财政补助增加幅度。”韦黄曼说,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逐年调增既有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的制度需要,也是应对医药技术快速进步、医药费用持续增长、居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带来的基金支出压力的客观需要。
韦黄曼介绍,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采用集中征缴为主,零星缴费为辅的两种征缴方式进行。集中征缴期为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2月28日,按每人每年400元标准缴费,自2025年1月1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零星征缴期为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按每人每年1070元标准缴费,并从缴费之日起,固定待遇等待期为90天。
很多健康状况比较好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基本医保。对此,韦黄曼表示,每个人生活中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当意外发生时,医保可以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减轻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所以,宁可保而无用,不可用时没保。
城乡居民只要按规定缴费参加居民医保,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包括住院医疗、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大病保险、糖尿病、高血压用药保障以及生育医疗等多方面保障。
截至2024年8月,全州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97.13万人,参保人数占2023年常住人口298.6万人的99.5%,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0%左右,保障覆盖更广,保障效率更高。
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
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
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医保政策
“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可以让在异地就业、务工、居住、上学的群众和孩子们在常住地参保,就地就近就医购药时方便医保报销。”韦黄曼介绍说,凡参加我州居民医保的群众(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在就医购药时,统一执行我州医疗保障制度、基本政策、医保基金支付的项目和标准。
林女士是广西籍居民,目前居住在安龙县。2024年4月,林女士的孩子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住进了州人民医院,期间产生医疗总费用21409.77元。当林女士为返乡办理孩子参保和医疗费用报销一事犯愁时,医院告知其新生儿自出生90天内参加我州城乡居民医保,可立即享受医保待遇,医疗费用可及时一站式结算,林女士当即选择为孩子登记参保,并完成了医疗费用报销结算。
得知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后,林女士高兴地说:“我和家人还将继续在安龙工作、生活,我们在黔西南州参加居民医保的话,能够就近享受医保待遇,解除看病买药的后顾之忧,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韦黄曼表示:近年来,我州加快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州共建成三级甲等医院4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7家、二级中医院8家、一级医院8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9家,实现县级综合医院全覆盖,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是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可以用于家庭成员共济使用。自2024年9月23日起,黔西南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由直系亲属扩大至近亲属,也就是在原先配偶、父母、子女的基础上,增加了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职工医保参保人通过关注“黔西南医保”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贵州医保”APP进行共济绑定,就可以用个人账户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在省内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以及已参保的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
韦黄曼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共济功能,解决了家庭内部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积累越来越多,而患病较多的参保人个人账户却不够用的问题,实现医保资金的更充分高效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共济,但医保卡(码)不能共用。并且外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不能代缴贵州省居民医保费,贵州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也不能代缴外省居民医保费。
家庭共济能参保,帮助老人帮助小。今年1月至9月,黔西南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14.7万人次、5587.14万元。
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连续参保
为鼓励参保人员连续参保缴费,从根本上更好维护全体参保人的利益,自2025年起,将对连续参保缴费人员和基金零报销人员分别设置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对断缴人员再参保设置待遇等待期。
连续参保激励,是指自2025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享受连续参保激励。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
基金零报销激励,是指自2025年起,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过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保险报销并使用了奖励额度,那么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就会被清零,下一年度重新开始计算零报销奖励额度。
在约束措施方面,设置了“两个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则仍需至少等待6个月;待遇等待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
韦黄曼表示,无论是连续参保的奖励措施,还是对于零报销人员的激励,亦或是对未及时缴费人员的等待期惩罚,都是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医保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参保意识。
居民医保参保登记有变化
根据《贵州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登记职责移交工作方案》,自2024年9月23日起,我州城乡居民参保登记职责由税务部门移交到各级医保经办机构。
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办理本人或代他人办理新增参保登记(未上户口的新生儿可凭出生证号码参保登记)、暂停参保、新生儿证件变更、居民参保地变更等业务。
线上办理流程:下载并登录“贵州医保”APP,进入“服务”模块,选择“城乡居民医保”功能模块,点击需要申请办理的事项,按要求填报、提交参保人信息。或是关注“贵州医保”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中的“服务”,选择“城乡居民医保”功能模块,进入相应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
线下办理流程:前往就近政务中心或乡镇人社中心窗口办理。省外户籍到我州务工或经商的,无需转移省外城乡居民医保关系,直接在“贵州医保”APP或“贵州医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登记即可。省内、州外正常参加城乡居民或职工医保的,要暂停城乡居民或职工医保才能在我州参保登记。
完成参保登记后,参保人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和时间,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银行APP等线上渠道或当地金融便民服务点、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等线下渠道完成医保费用缴纳。
(图片由黔西南州医疗保障局提供)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毛倪佳
二审 权利
三审 彭原清
(责任编辑 文国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