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确诊患上了冠心病,此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肖先生需要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待遇资格认定(俗称“慢病卡”),才能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的报销待遇。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肖先生不用再跑到医保窗口办理业务,他只要在自己就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的医保服务站就能直接把“慢病卡”办下来。


  群众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医保服务站办理业务


  6月14日,记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看到,这个医保服务站设立在门诊楼一楼大厅,共设有2个服务窗口,专职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医保科干事薛璟告诉记者,该医保服务站目前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跨省临时就医备案、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待遇资格认定、生育医疗费用支付、生育津贴支付等22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我们从2023年9月开始设立了这个医保服务站,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门诊特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变更、扩诊申请等医保服务站服务事项共2356次,反响很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医保服务站


  据了解,为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从2023年开始,南宁市医保部门联合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医保+医院”模式,将医保经办服务从后台前移到前台,在定点医疗机构一线设置医保服务站,将医保政策咨询和多项医保业务受理服务延伸至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保群众和患者可以直接在医保服务站的窗口一次性完成医保相关咨询和业务办理,打通了医疗和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南宁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管理科副科长魏江易介绍,目前南宁市共有9家医院设立了医保服务站(分别位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前海人寿南宁医院、横州市中医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林县人民医院、马山县人民医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截至2024年5月底,9个医保服务站累计受理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门诊特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变更、扩诊申请等医保服务站服务事项共2.09万次。


  此外,今年南宁市医保部门进一步升级“15分钟医保公共服务圈”服务,“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上线电子地图功能,助力群众精准便捷办理业务。该项服务通过数字赋能,将医保服务点地址、咨询电话、服务指南等信息梳理融合,绘制成“医保电子地图”。办事群众可通过电子地图快速查找到最近的医保服务点,便捷办理医保业务。


  南宁“医保电子地图”


  同时,“医保电子地图”直接链接网上服务大厅等线上办理渠道,用户通过点击“线上办理”,可直接跳转至“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相关页面进行线上办理,实现高频服务事项“马上办”“即时办”。目前,南宁市已实现职工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43个医保服务事项24小时“全程网办”“零跑腿”,其中共有20余项医保服务事项可通过“电子地图”直链网上服务大厅,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线上可办率达100%。今年1—5月,南宁市受理医保业务总量为152.8万笔,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受理54.7万笔,占全市医保业务总量的36%。


  未来,南宁市医保部门将依据实际情况,依托定点医疗机构、高校、银行等服务载体设立更多便民服务点,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保服务。


  记者:刘庆


  通讯员: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