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别怕!资深 HR 教你和公司谈判
这两年受经济环境影响,不少公司都在经历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作为两年经手 100 +裁员谈判且无一劳动纠纷的资深 HR,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些实用建议,希望能帮到正面临裁员或担心被裁的朋友。
一、留意裁员信号,提前准备
你是否察觉到,最近公司里似乎有些不寻常?部门业务方向突然大幅调整,重要项目接连搁置,领导频繁开小会,办公室氛围变得压抑......
这些,都可能是裁员的信号。一旦出现,你就得提前为可能到来的裁员做准备,提前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之前有个同事,他所在部门突然接到通知,原本的核心业务要转型,新业务方向还不明朗。他察觉到不对劲,提前更新了简历,整理了工作成果。果然没过多久就开始裁员,因为准备充分,他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等于一手拿offer,一手喜提“裁员大礼包”。
二、懂法才能守住权益底线
劳动法律法规是保护职场打工人权益的 “护身符”。像《劳动合同法》就有规定,公司裁员必须按程序来。如果因为破产重整、经营困难等原因裁员,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的,需要提前 30 天跟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再把裁员方案上报给劳动监察部门报备才行。详情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在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场景中,N+1是常见的补偿方式。
N:代表经济补偿金,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具体规则为:员工每工作满一年,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详情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1:代表代通知金,即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额外支付的一个月工资以替代提前通知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已经提前30天通知员工,也可无需支付这部分代通知金。
如果公司没按规定裁员,比如没提前通知、没给补偿,就属于违法裁员,你可以要求公司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2N。详情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
除了《劳动合同法》,还有《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这些法律条款,能让我们在面对 HR 谈判时,清晰地知道自己应得的权益,不被模糊概念误导,守住自己的权益底线。
三、收集关键资料,谈判有底气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在与公司协商裁员事宜时,这句话同样适用。我们要尽可能收集各类相关资料,比如劳动合同,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岗位、薪资待遇、合同期限等关键信息;绩效证明,能展示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若公司以绩效不达标为由裁员,这便是有力反驳;还有考勤记录,能证明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
这些证据不仅能在谈判时为我们提供支持,万一协商不成,走到劳动仲裁等法律程序,更是至关重要。
我曾经遇到的一个员工,公司和业务部门原本想以他绩效不达标为由想少给补偿。但他拿出了工作期间的项目成果、领导的表扬邮件等证明资料,还提供了几乎全勤的考勤记录。最后公司也没办法,只能按照正常标准给他补偿。
四、调整心态,理智谈判
接到裁员通知,愤怒、焦虑、委屈等情绪涌上心头再正常不过。但在与 HR谈判时,让情绪主导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学会接纳这些负面情绪,以冷静理智的状态走进谈判室,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客观分析公司给出的方案,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之前有个同事,刚知道被裁时特别生气,在谈判桌上直接和沟通的HR吵了起来,结果不仅没争取到好的补偿,还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只有保持理智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掌握谈判技巧,争取最大利益
谈判前,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比如期望的经济补偿金额、离职时间等,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公司此次裁员的大致补偿标准和底线。
谈判时,注意沟通技巧,不要一开始就强硬对抗,而是以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倾听公司的立场,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同时,要关注公司在裁员过程中的需求和痛点,比如希望尽快完成裁员流程、避免法律纠纷、维护公司形象等。
如果我们能够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为公司解决一些痛点,就有可能增加谈判的筹码。
例如,小王在谈判中了解到公司担心裁员会引发员工的不满和舆论压力,于是他表示愿意配合公司的工作,在离职后保持低调,不对外发表负面言论,以此换取公司在经济补偿上的适当让步。
谈判过程中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工作表现、对公司的贡献、面临的困难以及合理的补偿要求。
比如,小李在谈判中说:“我在公司工作的这几年,一直认真负责,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业绩。现在突然被裁员,对我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希望公司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给予我合理的经济补偿。”
当 HR 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观点时,我们要学会巧妙地反驳。反驳时要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避免人身攻击和情绪化的指责。可以采用 “是的…… 但是……” 的表达方式,先肯定对方的部分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例如,HR 说:“公司现在经营困难,只能给你 N 的经济补偿。” 我们可以回应:“我理解公司目前面临的困难,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应该给予我 N+1 的经济补偿。这是我的合法权益,希望公司能够考虑。”
谈判是一个双方妥协的过程,在必要时,我们要学会做出适当的让步。让步要有策略,不能盲目退让。可以采用 “交换式” 让步,即我们在某一方面做出让步,同时要求对方在其他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偿。
比如,我们同意缩短离职通知期,可以要求公司提高经济补偿的金额。让步的幅度要逐渐减小,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底线越来越近,这样才更可能拿到好结果。
为什么协商解除,你拿不到 2N
很多人都想拿到 2N 的赔偿,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拿不到。2N 是公司违法解除合同才有的赔偿,协商解除是双方商量好的,通常按照 N 或者 N+1 来补偿。
协商解除更多是一种双方妥协的结果,公司为了避免冗长的法律纠纷和负面影响,愿意支付一定补偿;员工为了尽快结束这段不稳定状态,获取一定经济支持,也会接受相对合理的补偿方案。
所以,当面临协商解除时,我们要清楚这背后的逻辑,不要盲目期待 2N 的补偿,而是在合理范围内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六、办好离职手续,保障后续权益
谈判结束,要确保已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明确补偿标准及支付方式。妥善保管好离职证明,明确社保公积金减员时间,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以免断缴。
如果需要领取失业补助金的,还需公司配合出具相关证明,比如终止或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社保减员时选择被动离职选项。
写在最后:拥抱变化重新出发
裁员虽然糟心,但换个角度看,也是重新规划职业的机会。只要提前做好准备,理智谈判,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益。
希望大家都用不上这些建议,但真遇到裁员也别慌,勇敢应对就好。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