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要求,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光在接受海淀融媒记者专访时表示,区医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医保服务流程,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张宇光介绍,医保码是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每一名参保人员独立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二维码。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住院、购药、门特病备案时,可通过展示二维码扫码使用,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2019年11月24日,全国首个医保码激活使用,开启了就医购药的“一码通”时代。至2024年底,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医保码结算率达到41.5%,日均结算超1450万人次。北京市已有1700余万人激活医保码,占全市参保人员的90%以上。海淀区540家定点医药机构均已实现本地及异地患者门(急)诊就医、住院实时结算应用。以往,参保人就医时需携带医保卡,一旦忘记带卡,门诊费用将不能报销,急诊费用需先个人垫付再手工报销。如今,随着电子医保码的普及,参保人只需出示手机中的医保码,就能轻松完成挂号、结算等,让群众就医更方便,也提高了医保结算效率。


  “在推进医保码的基础上,区医保局还积极推进多项信息化建设,方便参保人就医。”张宇光介绍说,如相较于使用医保码在医疗机构扫码支付,医保移动支付流程更加便捷,参保人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即可完成医保缴费,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在医保码全覆盖的基础上,截至2024年12月,海淀区已有32家医院完成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建设,累计结算量达50.68万笔,结算金额达6067万元;61家药店在京东、美团购药平台开通医保线上购药功能,参保人可直接使用个人账户进行网上支付。


  张宇光表示,为了保障群众网上购药安全,区医保局扎实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2024年完成全区定点药店及社区医疗机构上传药品追溯码78万余条,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促进用药安全。此外,区医保局还不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完成医保服务大厅扩建改造,梳理服务指南,优化自助服务模式;努力拓展线上业务,通过电子材料办理业务、纸质材料同步快递的方式,实现办理异地特病业务“最多跑一次”。


  在区级医疗救助方面,张宇光介绍,区医保局2024年开展区级医疗救助1927人次,181.25万元。高位协调做好北京普惠健康保宣传推广,连续四年为我区困难群体集体投保,协调商保公司开展理赔服务,2024年共投保60余万人,投保总人数位居全市第一。高效完成区级民生实事,持续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全年新增34家医保定点机构,全区定点机构总数达540家,努力让百姓就医更加便捷。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持续赋能群众健康,张宇光表示,2025年,海淀区医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锚定市委对海淀“一个目标”“五个作示范”“五个当先锋作表率”要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贡献医保力量。(记者 李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