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金额计算公式

  医保报销金额的计算,遵循公式:(范围内费用-起付线)× 分段报销比例 = 报销金额 。理解这一公式的各个要素,是掌握医保报销规则的关键。


范围内费用

  在住院期间,产生的药品、耗材、诊疗项目以及服务设施等费用,会依据医保三大目录,即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进行分类判定:


  • 甲类费用:全额纳入报销范畴,患者无需为这部分费用自掏腰包。
  • 乙类费用:按不同比例纳入报销。例如,在河南省,CT、磁共振扫描被列为乙类,需患者自负 15%,剩余 85% 则可纳入报销。若一次 CT 扫描花费 100 元,实际进入医保报销的金额为 85 元。若想查询河南省医保目录,可通过微信小程序 “河南医保” 便捷操作。
  • 丙类及目录外费用:完全由患者自行承担,不参与医保报销。

    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 起付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槛费,是医保报销计算的起始点。只有当费用超过起付线时,超出部分才进入报销流程。起付线的最低标准由河南省医保局制定,各地市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 报销比例:由河南省医保局统一制定,针对不同费用区间和就医情况,设定了相应的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梳理表


    基本医保具体计算方法

      以在河南省外住院报销为例,假设住院总费用为 10 万元,经过医保目录核算,范围内费用为 8 万元:


  • 起付线 2000 元以下部分,不参与报销。
  • 2000 - 7000 元区间,报销比例为 50%,此部分报销金额为 (7000 - 2000)×50% = 2500 元。
  • 7000 - 80000 元区间,报销比例为 68%,报销金额为 (80000 - 7000)×68% = 49640 元。
  • 基本医保的报销总金额为 49640 + 2500 = 52140 元。

      基本医保报销计算方法一览表


    大病保险计算方法

      大病保险,作为基本医保的有力补充,也被称为二次报销。只要参加了居民医保,无需额外缴费,就能自动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 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为 11000 元。从每年 1 月 1 日起,多次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累计计算,达到起付线后,即可启动报销流程,且可累计报销。在 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的年度内,一旦达到起付线,就能按规定报销。

      大病报销计算方法一览表


    温馨提醒

    1.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时,执行河南省报销比例,同时参考就医地医保目录。由于各省市医保目录存在差异,以及当地医保部门对目录外费用的监管不同,相比携带手续回参保地报销,直接在就医地结算往往能获得更多报销金额。
    2. 结算与手续办理:异地就医在就医地直接结算时,基本医保报销和符合条件的大病保险会同时结算,报销款项通常会与住院押金一并退还。若参保患者属于低保、五保等民政部门认定的救助对象,出院直接结算后,还需要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