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医疗保障局:在“变”与“不变”中持续做优“医保答卷”
医疗保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踏上新征程,市医疗保障局将在“变”与“不变”中彰显为民情怀,持续做优“医保答卷”。
今年以来,我市医保工作亮点频出,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政策落地、医保零星报销“大提速”、非免疫规划疫苗可用医保个账支付……这些医保实事都办进了老百姓心坎里。“这几年,张家港的医疗保障网越来越密,我们老百姓的医疗负担越来越轻。”今年70岁的蔡永兴说。
令蔡永兴收获感满满的远不止这些,还有越来越便民的医保暖心举措。“现在办理医保业务变化可大了,家门口就能办……”日前,记者跟着蔡永兴一起,步行前往经开区(杨舍镇)联谊社区,一路上,老人滔滔不绝地夸赞“家门口”的医保便民服务站。5分钟后,记者和他一起来到社区,只见他向经办人员递交相关材料,很快办理好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过去像这样的业务,需要到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或者市医保服务大厅办理,现在到社区随时能办,很方便。”蔡永兴笑着说。
用“贴心医保”服务群众。去年以来,我市以满足参保群众合理需求为导向,逐步推进医保服务往基层下沉,往群众身边延伸,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如今,全市已建成100余家医保便民服务站,涵盖两定机构、村(社区)、银行网点、保险公司,实现区镇、街道全覆盖。不少服务站还因地制宜推出暖心举措,经开区(杨舍镇)联谊社区设置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医保服务“24小时不打烊”;乐余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医保便民服务站设置“医保好铃”,群众只需按铃,就能获取“一对一”服务。“目前,经开区(杨舍镇)将部分医保业务下沉到村(社区),真正实现医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区镇、街道完善‘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内涵,并逐步延伸服务触角,增加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供给。”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综合科副负责人黄颖超介绍,市医疗保障局将着力构建起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保服务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公共服务。
医保改革的惠民之路没有终点。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在各项举措上不断创新求变,但不变的是“医保为民”的服务理念。在南丰镇永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有高血压的张阿姨在社区医生的问诊下,开了两个月的“长处方”。“以前需要坐公交到市区配药,现在走几步就可以配到药,而且报销比例还高。”张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基层配药每个月能省近300元的医药费。2019年,我市在江苏省率先推行“慢病患者用药进社区”项目,如今,涵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8类慢病的230种药品,都可以在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到。
“始终站在参保群众的角度简流程、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持续推动医保工作求新求变。”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秦真智表示,市医疗保障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医保“大讨论大走访大落实”十大行动,积极宣传普及医保政策;持续提升“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覆盖面和服务内涵;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药品耗材阳光采购、慢病患者用药下沉社区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保服务,推动我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